泸州“十二五”规划纲要_“十三五”规划_发展泸州_市情_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市情>发展泸州>“十三五”规划>详细内容

泸州“十二五”规划纲要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11-22 10:36 浏览次数: 【字体:

                  序   言

《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主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在广泛征求各区(县)、各部门、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社会各界意见以及与国家及省市相关规划进行衔接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是未来五年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纲要》主要阐述“十二五”期间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十二五”期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的总体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也是编制和实施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专项规划、区县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紧紧围绕“立足四川、依托重庆、融入成渝、拓展滇黔”的发展定位,大力实施“四个四”发展战略,开拓创新,攻坚破难,奋力跨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十一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5.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前列。“十一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14.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044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7.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141亿元。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5.338.636.1调整为2010年的15.256.528.3。“工业强市”战略取得显着成效,酒业、化工、能源、机械四大特色优势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七大产业园区加快发展,为全市工业实现集群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烤烟、生猪、红粮、林竹、果蔬、优质稻等六大特色效益农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旅游、商贸等民生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

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城市人口聚集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末城镇化率达40.8%,建城区面积达到82.7平方公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商贸物流、医疗卫生和职业教育等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在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逐步增强。

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绕城快速通道、纳叙铁路、泸州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先后建成。川黔、泸渝、成自泸赤泸州段3条高速公路、叙大铁路、泸州港集装箱码头二期续建工程、进港铁路专用线均已开工建设。泸州集装箱码头已形成50万标箱的年吞吐能力。泸州机场现已开通6条航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建设标准和等级不断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得到加强,教育培训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高,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广播电视覆盖面不断扩大,民主法制水平进一步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十一五”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50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88元,“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5.1%11.2%。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供给逐步增加。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国企改革更加深入和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实施,依法行政不断推进,江阳区统筹城乡改革试点取得成效,扩权强县工作取得新突破。招商引资成效突出。成渝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建设有序推进,与泛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区域合作不断加强。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面加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工程稳步实施。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城区空气质量II级以上天数达到91.2%。长江干流泸州段、沱江干流泸州段、赤水河泸州段水质总体保持优良,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值逐年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置率均得到明显提高。

 

第二节  “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泸州面临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一是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泸州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大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四个四”发展战略深入人心,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具备了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新跨越的基础条件。二是我国进入了以转型促发展的新阶段,提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强社会建设、深化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有利于泸州进一步发挥产业基础较好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优势,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三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将有利于泸州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领域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四是国家和省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以及川南经济区,为泸州依托自身发展基础,打造沿江产业带和“中国白酒金三角”,实现优势互补搭建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五是四川省加快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将有利于泸州加快形成川滇黔渝结合部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改善发展条件。六是川滇黔渝四省(市)的区域合作向纵深推进,将有利于泸州在统筹城乡发展、产业分工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商贸往来等方面获得更多的合作新机遇,开拓发展新空间,挖掘发展新路径。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泸州的发展仍然面临不少的困难和矛盾,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偏低;粗放型发展方式还没有实现根本转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与环境容量约束趋紧,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社会事业历史欠账较多,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保障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统筹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主体的难度较大;地处川滇黔渝结合部,被边缘化的风险依然存在,尤其是位于环渝腹地经济区块,与重庆市的政策落差将进一步加大,发展面临较大的挑战。

总体看来,“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十二五”时期将是全市加快发展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的,继续深入实施“四个四”发展战略,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建设,着力加快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着力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努力把泸州建设成为川滇黔渝结合部的经济发展高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节  基本原则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充分认识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是泸州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解决当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要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机遇,以工业强市为主导,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要把统筹兼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正确认识和妥善解决泸州发展中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优化结构,绿色发展。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污染防治,促进绿色增长,推进生态建设,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

——改革开放,创新发展。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坚持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以管理创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区域交流与合作,以大开放促大发展,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民生为本,共享发展。要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推进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富民与强市的有机统一。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全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初步成效,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化大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显着增强,开放型经济水平持续提升,基本建成川滇黔渝结合部的经济发展高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到“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34亿元,年均增长1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418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96亿元,年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3985亿元,年均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94亿元,年均增长18%

——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四大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农业产值逐步提高,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到“十二五”末,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四大产业工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逐步向“105040的目标优化。

——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基本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大框架;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成果,全面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到“十二五”末,城镇化率达到50%,建成区面积达到120平方公里,主城区人口达到120万人,加快4个县域中心和10个重点中心镇建设,重点中心镇常住人口达到23万人/镇。

——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到“十二五”末,全面建成川黔、泸渝、成自泸赤3条高速公路和隆黄、叙大等干线铁路,力争建成叙蔺高速公路,境内高速公路运营里程达到约450公里,铁路里程达到约400公里,泸州港形成3600万吨的年吞吐能力,泸州新机场建成并投入使用,逐步达到4D级机场标准,形成“铁、公、水、空”相互配套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到“十二五”末,把泸州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酿酒红粮生产基地,粮食生产能力保持在200万吨/年以上;生猪出栏达到600万头/年;培育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0户,专业合作组织1500个,实现劳务收入150亿元;建设新村500个,新民居示范村150个,新农村示范片覆盖率达到50%

——生态环境呈现新面貌。到“十二五”末,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治理进一步加强,天然林资源得到进一步保护,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长江、沱江干流保持国家Ⅱ类水质标准;市区空气质量总体达Ⅱ级,森林覆盖率达到49.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显着降低,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不断完善,工业固体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控制指标以内。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管理取得新成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控制范围内。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明显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建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建成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100%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开放合作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大,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

 

第二篇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继续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发展壮大四大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努力构建具有泸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三章  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以四大优势产业为重点,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支撑,通过实施打造产业园区、延伸产业链、构建产业集群的战略举措,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改造,全面提升工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四大产业工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

 

第一节  大力发展四大优势产业

做优白酒产业,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结构优化调整为主攻方向,继续做大做强泸州老窖、郎酒集团两大酒业龙头,强化品牌效应,实施精品战略,全面提升泸酒质量。加快推进“名酒名园名村”和郎酒二郎“名酒名镇”建设,培育和壮大一批“小巨人”企业,积极发展仓储物流、包装、设计等白酒配套产业,构建以白酒生产为主、配套产业协调发展的白酒产业集群,着力把泸州打造成为“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加快建设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白酒产品交易中心。依托中国白酒历史文化中心和中国区域性白酒质量监测中心,建立国家白酒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努力打造中国酒城文化产业园区。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白酒及关联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

做精现代化工产业,打造全国循环型化工基地。稳步发展天然气化工,积极发展煤化工,着力推动天然气化工向煤化工转型。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和要求,用现代工艺技术,推动传统化工产业优化升级,全力打造全国循环型化工基地。支持泸天化、天华公司、北方公司和中海油等骨干化工企业扩大发展规模,重点发展1,4—丁二醇、有机硅、硝化棉、纤维素及衍生物、甲醇及二甲醚、硫磷钛、重交道路沥青等产品,并推动其产业链延伸。力争到“十二五”末,化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

做强能源产业,构建川南能源保障基地。加快古叙矿区煤电路化综合开发,积极推进煤电、煤化联盟,建成1500万吨/年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和四川省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基地。规划建设古蔺煤矸石电厂、叙永煤矸石电厂和泸州电厂二期工程。积极推进长江航电综合开发和核电站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能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

做大机械制造业,建设大型装备制造基地。积极引导长起、邦立、长液等企业技改搬迁。依托长液公司的技术优势,大力支持“泸州国家高性能液压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深化与玉柴重工、柳工等工程机械核心企业的交流合作,重点发展大型液压挖掘机、大吨位轮式装载机、汽车起重机等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加快发展机械基础件和汽车零部件等。加大研发力度,重点培育核心技术,提升机械产业技术水平。力争到“十二五”末,机械制造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第二节  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以川油钻采为代表的成套工程施工机械和以长液为代表的液压基础零部件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以核能和生物质能为主的新能源,以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及器件、天然气化工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以道地中药材、医药化学原料及辅料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积极培育节能环保产业,突出抓好清洁煤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编制泸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适时规划1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培育形成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

 

第三节  努力提升传统特色产业

建材业加大龙马潭、纳溪、泸县、叙永、古蔺等区(县)建材业的整合提升力度。有序开发利用石灰石资源,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着力调整建材产品结构,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建筑材料等产品。

建筑业。以发展绿色建筑和节能省地建筑为重点,集成节能环保技术和倡导低碳生活,充分发挥建筑业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平台作用。提高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建筑企业。

造纸业依托纳溪、叙永、合江的林竹资源优势,打造纸浆原料基地,扶持龙头企业,实施竹浆纸一体化工程,促进造纸业规模化、集约化、环保化发展。

纺织服装业依托现有的纺织服装业基础,配套发展纺织用竹纤维、织布、制革等产业,构建从材料、辅料、成品到销售的一体化纺织服装产业链。

农产品加工业。推进粮油、果蔬、烤烟、中药材、林竹等农副产品向精深加工转变,提高产品质量,延长农产品加工生产链条。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

 

第四节  加快发展产业园区

坚持“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和园区“关联发展、成链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合作发展”等“五向发展”原则,突出园区主导产业,培育完善优势产业链,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园区构建产业集群,形成沿江特色产业带。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产业园区达到10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1550亿元以上。

着力建设重点产业园区。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主要发展白酒及上下游关联产业;泸州化工园区主要发展以煤化工和天然气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泸州机械工业集中发展区主要发展工程机械制造业;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主要发展以天然气精细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物流业、机械制造业和轻工业;泸州经济开发区主要发展以纤维素衍生物、有机硅、石化深加工为主的化学工业和商贸物流业;泸州轻工业园区主要发展轻纺、箱包制造业;泸县经济开发区主要发展加工业和物流业。结合发展条件,在叙永和古蔺适时规划建设12个产业集中发展区。

促进园区企业关联发展。发挥园内优势企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支持园区内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配”型中小企业开展协作配套。建立健全推进企业分区布局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协调推进工作机制。

整合延伸产业链。突出泸州老窖、郎酒、泸天化、北方公司、天华公司、“三长”、中海油和川油钻采等龙头企业的链核地位,延伸白酒、化工、机械等优势产业链。围绕园区现有产业,强化与之配套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和包装件等产品的招商引资工作。

积极打造生态型园区。立足园区建设,引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项目,推广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严格执行园区建设项目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控制性指标,提高园区用地综合利用效率。

专栏1  工业重大项目

2       酒业:泸州老窖“名酒名园名村”建设项目、郎酒集团酱酒基地暨中国名酒名镇建设项目、古蔺县四川仙潭酒厂技改项目、纳溪区巴蜀液酒业公司技改项目、叙永县稻香村酒业公司技改项目、泸州陈年窖酒厂技改项目、泸州联源酒厂技改项目、合江县羽丰酒业公司技改项目、龙马潭郎酒泸州包装基地。

2       化工业:四川煤气化有限责任公司200亿立方米煤气化及下游产业链项目、硝酸产业链项目、硫磷钛循环经济项目、天华公司年产6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项目、年产3万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项目、年产1.2万吨氨纶项目、年产10万立方米三聚氰胺泡沫材料项目、PVP聚合物电池材料项目、三木集团煤化工项目、北方公司硅橡胶系列生产线、硅树脂系列生产线、醋酸纤维素酯生产线、硅油系列产品生产线、醚类产品项目、北方硝化棉公司新建精制棉生产线、水性硝化棉、纤维素酯类产品项目、四川新火炬公司6万吨氢酸、150万吨超轻水(125PPM)项目、鑫福化工公司氯碱化工项目、煤层气制甲醇项目、古叙矿区硫铁矿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中海油沥青项目。

2       能源业:叙永县西华煤矿、震东煤矿,古蔺县岔角滩煤矿、观文煤矿、箭竹坪煤矿、李家寨一井、李家寨二井、龙山煤矿、邱家祠煤矿、石屏一矿、石屏二矿、双沙煤矿、瓦窑坪煤矿、煤气化中心。

2       机械业:长液公司高性能液压件基地建设异地技术改造、邦立公司挖掘机基地异地技改、川南机械厂油气井用爆破器材整体技改搬迁项目、长起公司异地技改、川油钻采异地技改,海科机械专业铸造生产基地、泸州市机械工业集中发展区承接大型工程机械、重大装备产业转移项目。

2       战略新兴产业: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项目

2       传统特色产业:纳溪区银鸽纸业异地技改项目、叙永县永丰纸业20万吨竹浆造纸项目、古蔺县赶黄草规模化深加工项目。

 

第四章  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

 

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优化服务业布局,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业整体竞争水平,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扩大就业为目标,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提升民生性服务业。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金融服务业、旅游业、文化产业、医卫产业等,把泸州建设成为川滇黔渝结合部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旅游组织中心、会展中心和医卫中心。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聚集力强、辐射面广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第一节  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加大物流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引进国内物流知名企业和扶持发展本土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发展云龙机场航空港物流中心、城北物流中心、高坝集装箱物流中心、纳溪物流中心、方山物流中心、合江物流中心、泸县神仙桥物流中心、泰黄物流中心和叙永火车站物流中心

 

第二节  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

建立完善现代商贸网络体系突出西南商贸城的支撑带动作用,构建城北和城西两大商贸集群。加快白塔商贸中心区、城北商业中心区、城西冯嘴商务区和茜草商务会展中心建设步伐。着力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小商品集散基地和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

建立健全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体系规划建设一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和产地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深入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家电、汽车下乡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双百市场工程”、“新网工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和“农超对接”,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着力建设西南最大的农资超市。

积极推进社区商贸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加快推进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和改造。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社区流通基础设施。加快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服务进入社区商贸流通业。

 

第三节  着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

提高与优势产业的融合度。推进金融改革,整合市内金融资源,组建金融控股集团或资产管理公司。加快推进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资产证券化试点,探索设立白酒和酿酒专用高粱期货交易,积极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探索设立白酒产业投资基金,做强做大龙马兴达小额贷款公司,完善融资性担保体系。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支持华西证券公司发展壮大,力争5年内实现上市目标。加强以泸州老窖为主的上市公司与专业机构的合作,通过增发、配股、股份期权等多种方式募集资金。重点培育酒业“小巨人”、川油钻采、兴泸投资集团、市商业银行等企业上市,力争“十二五”期间,新上市企业达到3家以上。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

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发展。围绕“四个四”发展战略和优势产业,加大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力度,力争年信贷增速不低于20%,贷款质量稳健提升。支持招商、兴业、交通、华夏等股份制银行在泸发展分支机构,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再引进多家金融机构。着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积极创建省级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市。

 

第四节  积极发展旅游业

按照“一圈、两轴、三片、四点、五线”的空间发展布局,重点实施旅游精品、线路统筹、品牌营销、道路畅通等工程。加快规划建设泸州老窖深度酒文化体验区、黄荆高端度假旅游区、佛宝原生态休闲旅游区、画稿溪生态休闲旅游区、二郎太平名酒名镇红色文化体验区、方山景区、天仙硐综合旅游区,加快建设以城区及周边景区为主的环城市旅游圈。联合打造川黔渝“金三角”生态旅游线、中国白酒金三角国际旅游专线、西南红色经典文化旅游线、川南历史文化旅游线、长江水上风情旅游线等旅游精品线路。巩固周边市场,继续拓展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远程客源市场。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积极组建泸州旅游集团,促进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到“十二五”末,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38亿元,接待国内旅游人数达1900万人次,初步建成川滇黔渝结合部旅游组织中心和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第五节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方向,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吸引和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优先发展酒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扶持影视拍摄、媒体传播、印刷发行、文化娱乐、文博会展等主导文化产业,促进产业化发展和产业链整合,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深度挖掘和包装宣传酒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等具有地方代表性的文化内涵,努力把泸州打造成为具有本土文化独特魅力的文化强市。

 

第六节  创新发展医卫产业

依托医疗、医学教育、科研生产等方面的优势,以培育医疗康健、教育培训、科研开发、生产制造、会展物流、综合配套六大功能为重点,打造“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医卫产业聚集核心区。

专栏2  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

2       现代物流业:江阳区泰黄物流中心、方山物流中心;龙马潭区城北物流中心、泸州临港物流园区建设项目;纳溪物流中心;泸县神仙桥物流中心;合江物流中心;叙永火车站物流中心;古蔺县新城物流中心。

2       商贸流通业:江阳区泸州长江酒类产品交易市场、城西冯嘴商务区、白塔商业中心、泸州商业特色街、泸州商务会展中心;龙马潭区农产品批发市场、西南商贸城;纳溪区西部化工产品交易市场;叙永县西外综合农贸市场。

2       旅游业:江阳区张坝旅游区建设项目、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旅游项目、方山旅游区建设项目、况场朱德旧居陈列馆、龙透关泸州起义纪念地;龙马潭区芙蓉岛长江上游国际休闲旅游建设项目;纳溪区天仙硐创建4A级旅游区、凤凰湖旅游开发项目;泸县玉蟾山温泉度假旅游项目;合江佛宝原生态休闲旅游区建设项目;叙永县丹山旅游区建设项目、叙永县画稿溪生态休闲旅游区建设项目;古蔺县黄荆旅游开发项目、古蔺县太平红色旅游项目。

2       文化产业:中国酒城文化产业园区、泸州图书城、泸州天星影视拍摄基地建设、泸州长江奇石等收藏品交流中心。

 

第五章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前提,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把泸州建设成为重庆市的“菜篮子”、“果盘子”和农产品加工基地、集散中心。

 

第一节  稳定粮食生产

严格保护耕地,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良种推广、配方施肥与育土、病虫害综合防控、优质粮食产业等工程。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标准农田建设。重点抓好泸县、合江、叙永等县的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8.万公顷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200万吨/年。

 

第二节  加快调整农业结构

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成片推进优质稻、酿酒专用高粱、果蔬、烤烟、林竹、生猪六大优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推进规模化畜牧养殖小区、特色水果、优质蔬菜、名优水产、中药材等项目建设。巩固和扩大纳溪区、泸县、合江县三个四川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江阳区、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四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重点培育县,以及纳溪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五个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县的优势,大力推广川黑Ⅱ号特色风味肉猪和林下生态养殖。

调整农业生产力布局。规划建设蔬菜、荔枝、桂圆、枇杷等特色示范种植园区。全力推进四川省泸州老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集中建设以高粱为主导产业,绿色蔬菜、晚熟荔枝和龙眼、生态畜禽为辅助产业的现代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实行贸工农、产学研一体化,引进、集成、运用、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加快形成“两区五带”的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格局:泸县、合江县、纳溪区为重点的生猪养殖区,泸县万得路、合江县佛九路优质稻生产区,赤水河流域甜橙产业带,长江及沱江沿岸蔬菜、桂圆、荔枝产业带,永宁河林竹产业带,赤水河、沱江流域高粱产业带,古蔺县、叙永县烤烟、反季节蔬菜水果产业带。

优化农业企业组织结构。扶持做强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主体创办农民专合组织,指导和帮助农民专合组织拓展服务功能,规范运行方式,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培育专合组织带头人。大力推广“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管理标准化、无害化,农产品销售专业化。

 

第三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积极引导有实力、有市场的龙头企业创建基地,逐步实现农业主导产业规范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做大做响泸州糯红高粱、泸州蔬菜、泸州甜橙、泸州桂圆、合江荔枝、泸州柚、川南早茶、泸县仔猪、龙马乌鸡、古蔺土鸡、天仙枇杷等品牌。加快建设区域性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十二五”期间,建成“一村一品”示范村300个;培育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的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0家,超亿元的非酒类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超500万元的专合组织100个,超5000万元以上的10个。

 

第四节  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建立政府、企业和农民专合组织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科研、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转化,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完善农产品安全保障制度。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进一步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稳定基层农技队伍。鼓励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制定农村消费信贷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农村信用服务体系和农村信贷担保体系。进一步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专栏3  现代农业重大项目

2       泸州市优质高粱基地建设、优质杂交稻开发建设、现代农业玉米项目、特早名优茶开发、优势特色水果产业化开发、南亚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特色水果基地建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森林资源管理建设、特色林产品基地建设、退耕还林后续工程、天保工程建设、竹林基地建设、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林下养鸡建设、节粮型草食牲畜基地建设、丫杈猪开发利用、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长江名优鱼养殖基地建设、规范化稻田养鱼。

 

第三篇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区县协调发展

 

加快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以优化主体功能为重点,全力推进区县协调发展。

 

第六章  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推进以酒文化为特色的泸州城市建设,加快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把泸州建设成为川滇黔渝结合部经济实力强、产业聚集度高、综合服务功能完善、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生态环境宜人、投资环境优越的区域增长极,全方位、大跨度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第一节  优化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一核两副八组团”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一核”:以中心半岛及小市旧城、沙茜片区为主的城市中心区;“两副”:南部、北部两个城市副中心;“多组团”:以空间拓展、产业布局为导向,形成外围八大功能组团,分别为城北功能组团、高坝功能组团、沙茜功能组团、城南功能组团、城西功能组团、安富功能组团、泰安—黄舣功能组团、安宁—石洞功能组团。

实施“一主四副多点”的城镇体系发展战略。以城市主城区为市域主要辐射中心,以周边各县为区域发展副中心,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小城镇,逐步完善市域城镇体系。“一主”:即泸州主城区。加快城市产业发展,夯实城市发展基础,提升城市商贸物流、旅游、医疗、教育和会展等综合服务功能。依托机场、港口、高速公路和铁路等交通设施的完善,扩大主城区经济辐射范围,带动周边县快速发展。“四副”:即泸县县城、合江县城、叙永县城和古蔺县城。向北进一步提升泸县在城镇体系中的副中心地位,发挥其在川南城镇群及成渝经济带的节点作用,进而拉动市域中北部经济区的全面提升。向东发展以合江为副中心的城镇发展区域,发挥其作为四川连接重庆的门户地位,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向南形成以叙永、古蔺为副中心的城镇发展区域,依托其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拉动南部经济区的全面发展,并辐射滇东、黔北毗邻区域。强化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镇体系的综合效应。“多点”:即重点小城镇。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并与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统筹安排好城乡发展空间,有选择、有步骤地优先发展部分重点小城镇。

 

第二节  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完善城市道路网络体系。加快构建以“两环、两纵、三横、多联”的城市道路网络结构。“两环”:隆纳高速、成自泸赤高速、宜泸渝高速围合而成的外环,连接城北新区、泸州经济开发区、泰安组团、沙茜组团、城南新区、城西新区的内环;“两纵”:蜀泸大道连接城北中心半岛至城南高速出入口的一纵,以及由新机场快速通道至小市、茜草、沙湾的一纵;“三横”:龙马大道向西至城西高速出入口,向北至石洞、新机场的一横,联系城西中心半岛、茜草、高坝的东西干道一横,以及南安大道向东至沙湾、泰安、黄舣的一横;“多联”:连接中心主城区和各大片区组团的多条快速道路。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城市通讯、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污水与垃圾处理、停车场等设施。完善城镇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加快建设城市公共绿地、城市通道防护林和城市公园,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第三节  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完善城镇长效管理机制。探索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城管新机制,推行城镇户外广告管理、市政环卫设施建设、市政环卫作业、污水和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市场化运作。加大爱国卫生工作力度,进一步改善城市容貌。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

多渠道筹集城镇建设资金。搭建融资平台,多渠道广泛吸纳资金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借鉴先进开发模式,对城镇基础设施的土地开发权、广告权、专营权、冠名权等实行统一规划管理、公开拍卖,增加城镇基础设施的衍生效益。

专栏4  城镇建设重大项目

2       泸州市城东大桥及连接线、城南长江大桥及城南连接线、城南新区(含纳溪)支干道工程、城西新区至隆纳高速连接线工程、国窖长江大桥至泰安城市主干道工程、百条街巷改造、长沱两江滨江生态绿廊建设工程、城西城市综合体、城市公园建设;江阳区蓝田旧城改造项目、城西公园开发建设、城西新区支干道工程、蓝安滨江路、沙茜片区(含泰安)支干道;龙马潭区学士山片区综合开发、城北香林路与城西连接桥梁及城西连接线、关口至新机场连接线。

 

第七章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农村工作“三个大突破、三个上台阶”的要求,以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重点,着力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改善农村面貌,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业增收。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全面推广节肥、节水、节种、良种和先进栽培等技术,通过节约和增产促进增收。引导农民因地制宜,通过发展畜禽水产养殖、开发特色农产品和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等增加收入。

促进非农产业增收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鼓励农民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副产品运输、手工编制、特色小吃、旅游服务等非农产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促进劳务增收营造良好的创业发展环境,帮助农民工就近就地创业发展。加强农民工培训,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加大维权救助力度,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转移输出农民工125万人次,其中农民工每年培训5万人以上。

促进政策性增收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严格执行国家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和农机购置补贴等补贴政策。继续做大做强农业融资担保体系。积极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

 

第二节  大力改善农村面貌

全面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资金,加强村落民居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建设。创新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着力改变农村传统落后生产生活方式,建成民富村美、文明和谐、改革发展的新农村示范片。力争“十二五”期间,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覆盖700个行政村(农村社区)。

大力实施农村基础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已建成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抓紧完成现有病险水库和在建水利工程建设,新建一批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加强农村机电灌溉设施建设和改造。保障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推进农村电气化。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土,实施以测土配方施肥为重点的育土工程、以“金土地”为重点的土地整理工程,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加快建设和改造农村公路、机耕道,重点打通“断头路”,合理布局乡村客运站点,完善农村路网体系。加强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160万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解决20个旱山村用水问题;农机总动力达到175万千瓦,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50%

全面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扩大农村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社会救济救助制度。

 

第三节  全面推进农村改革

贯彻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期不变。继续做好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全面落实承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积极探索创新承包地、宅基地、林地经营流转机制,深化集体林权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和专合社的财政金融扶持方法,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专栏5  新农村建设重大项目

2       泸州市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项目、基层农技体系条件能力建设、农村沼气工程(包括养殖场沼气工程)、土地整理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

 

第八章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目标,编制完成《全域江阳总体规划》,深化江阳区统筹城乡改革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进泸州统筹城乡改革工作,努力建立健全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基本建立统筹城乡的体制机制,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

 

第一节  创新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

深化市、区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完善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明确市、县、乡三级的事权和财权的责任,健全市、县、乡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

 

第二节  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市、区县两级人力资源中心建设,完成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村(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形成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就业服务网络。健全维护进城务工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农民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社会保险、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有效衔接机制,推进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面接轨。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

 

第三节  加快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建立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农村学校建设,全面消除农村学校危房,努力实现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基本均衡。逐步缩小城乡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待遇差距。提高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促进城乡医务人员和医疗技术的交流,实现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基本一致。实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文化遗产保护等工程,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九章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积极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促进区县协调发展与主体功能区建设有机结合,扶持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努力形成特色突出、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良性互动的区县协调发展格局。

 

第一节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

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规范开发秩序,调整开发强度,加快发展重点开发区域,控制发展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严格保护禁止开发区域,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第二节  推进区县协调发展

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泸县:大力加强以高速公路、港口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优化城镇布局,促进城镇人口集聚。积极打造沿江产业带,建立以白酒、化工、能源、机械、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临港工业体系。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努力发展物流、金融、商贸流通、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努力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合江县:积极接受重庆辐射,加强泸渝合作,继续强化化工、食品加工等产业,重点发展荔枝、真龙柚等特色水果产业和以林竹、畜牧为特色的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以自然人文资源为主的旅游业,壮大依托长江航运的港口物流业,积极辐射贵州赤水、遵义等地区。

叙永县、古蔺县: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畜牧、红粮、烤烟、林竹、中药材、优质稻、水果、蔬菜等优势农业和白酒、烤烟加工、中成药制造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合理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重点发展采掘业及资源加工产业,延伸本地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与滇黔合作,共同打造以红色文化、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为主的旅游精品路线。立足自身产业发展和交通建设,积极辐射贵州毕节、六盘水等地区。

 

第三节  扶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大力实施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攻坚工程,积极争取财政政策扶持和对口帮扶,全面加快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本解决上学、就医、住房、交通等突出民生问题。

专栏6  泸州市主体功能区布局

2       重点开发区域: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泸县、合江县。

2       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叙永县、古蔺县。

2       禁止开发区域:

       ü 自然保护区:四川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蔺黄荆省级自然保护区。

       ü 森林公园:四川佛宝国家森林公园、四川省玉蟾山森林公园、四川省方山森林公园、四川省玉皇观森林公园、四川省红龙湖森林公园。

       ü 风景名胜区:九狮山、玉龙湖、玉蟾山、笔架山、佛宝、丹山、黄荆八节洞。

       ü 重要饮用水源地:长江五渡溪、长江观音寺、长江石堡湾。

 

第四篇  促进基础设施超前发展,增强发展保障能力

 

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布局、城镇发展相协调,扩大规模、完善网络、健全功能、优化结构,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功能,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十章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泸州港,以水道、公路、铁路、航空四大通道为重点,完善交通网络,加快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把泸州建成四川突出南向、通江达海、沟通东南亚,功能完善、层次分明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即建成以主城区为中心的“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络、“三纵四横”铁路网络、“一横二纵五港区”的水运体系以及川滇黔渝结合部的重要支线机场。

 

第一节  水运建设

整治长江航道、沱江航道、赤水河航道,提高航道等级,提升江海直达的通航能力;“十二五”期间,新建码头泊位29个,其中集装箱码头泊位9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970万吨/年,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50万标箱/年;力争到“十二五”末,形成3600万吨/年的货物吞吐能力。

 

第二节  公路建设

建成泸渝高速公路、川黔高速公路、成自泸赤高速公路泸州段等3条高速公路,建成叙蔺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广渝泸高速公路。加快国省干道改造,继续疏通和完善县际公路、旅游公路、矿区公路、进港公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维护和通达深度。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高速公路达到450公里,实现国省道改造339公里,新改建旅游公路212公里,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500公里,公路货物运输能力达到7000万吨/年。

 

第三节  铁路建设

建成泸州进港铁路专用线、叙(永)大(村)铁路和隆(昌)黄(桶)铁路叙(永)织(金)段。开工建设内泸城际铁路、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改建工程和乐自泸铁路、重庆至昆明铁路泸州段。建设方山、永利、石龙岩等港区铁路专用线和石宝、观文等煤矿铁路专用线,积极开展古蔺至遵义铁路前期工作。力争到“十二五”末,铁路营运里程达到400公里

 

第四节  航空建设

加快云龙机场前期工作。完成云龙新机场建设,争取开辟更多国内直接通航城市和国内航线,增强航空运输能力。实现辐射川南并兼顾黔北、渝西、滇东地区,成为四川乃至西部重要的支线机场。

 

第五节  站点建设

加快5个主枢纽站、24个县级枢纽站和513个乡镇站的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

专栏7  泸州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布局

2       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络:由川黔、宜泸渝和成自泸赤高速在泸州交叉形成“一环”后向周边形成“六射”。

2        三纵四横”铁路网络:隆昌—叙永—黄桶铁路、内江—泸州城际铁路、乐山—自贡—泸州铁路构成“三纵”;泸州港进港铁路专用线、叙永—古蔺大村铁路、重庆—泸州—昆明铁路、古蔺—太平—遵义铁路构成“四横”。

2       一横二纵五港区”水运体系:长江航道,沱江、赤水河航道,龙江港区、纳溪港区、泸县港区、合江港区、古蔺港区。

2       机场:川滇黔渝结合部的重要支线机场。

 

专栏8  交通基础设施骨干项目

2       水运:泸州市龙江、纳溪、合江、泸县、古蔺5大港区20个作业区码头建设,长江航道整治、赤水河航道整冶、沱江航道整治,泸州港集装箱码头二期续建工程、龙溪作业二期(反则子)集装箱码头,新溪口、石龙岩、神仙桥、李子坝、邓沱、双石包等码头建设。

2       公路:泸渝高速公路、川黔高速公路、成自泸赤高速公路泸州段、叙蔺高速公路、广渝泸高速公路泸州段、G321云龙新机场进港公路、S308泰安沙湾段、G321纳溪—长江桥南段、古赤路改造。

2       铁路:隆黄铁路叙永至织金泸州段、叙永至大村铁路、重庆—泸州—昆明客运专线、内江—泸州城际铁路、乐山—自贡—泸州客货铁路、观文矿段、石宝矿段、椒园矿段等大型煤矿专用支线铁路、合江李子坝、泸县神仙桥、方山、石龙岩、永利等大型港区进港铁路专用线(含泰黄物流中心专用线)、古蔺—太平—遵义铁路(泸州段)。

2       航空:云龙机场建设项目。

2       站点:泸州市蓝田汽车客运站、泸州市泰安客运站、川南物流园区、纳溪物流中心、泸州市龙马潭物流中心等5座主枢纽站、泸州客运中心站、龙马潭区公交客运中心大型场站、泸州市城西客运站,泸州市二、三级客运站点,公路货运站,纳溪区货运枢纽站,合江县马街综合客货运中心。

 

第十一章  强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能源开发利用和节约并举,以保障安全、改善民生、优化结构、节能减排为能源发展重点,努力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体系,支撑泸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重点推进古蔺煤矸石电厂、叙永煤矸石电厂、长江航电综合开发、赤水河水电开发及泸州核电项目等电源点建设。合理有序开发农村小水电。继续推进农村电网建设,加快配电网建设,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实现各级电网全面协调发展。完善电网结构,提高城乡安全供电水平。

 

第二节  天然气及成品油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天然气管网及输、配气站建设,增强全市工业及民用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加快成品油配送体系建设,扩容原有安宁油库和嘉明油库,新建方山油库和大渡口油库,到2015年保有油库4座,总库容13.立方米

专栏9  能源基础设施重大项目

2       电源点:泸州核电厂、泸州电厂二期、古蔺煤矸石电厂、叙永煤矸石电厂、石棚水电站、新路口水电站、海涯寨电站、幺滩电站、黄桷坝电站、农村小水电工程。

2       输变电工程:500KV古叙输变电工程,220KV泸县、泰安、永乐、合江、兆雅输变电工程,110KV南城、黄舣、邻玉、棉花坡、关口、永利、云锦、牛滩、合江县城北、合江县工业园区、后山、江门、二郎、石宝等输变电工程。

 

第十二章  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推进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和灌区续建配套,加快建设纳溪黄桷坝水库,力争开工建设叙永县倒流河引水工程、合江县锁口水库和向家坝泸州灌区一期工程。加强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改造纳溪、茜草、蓝田和南郊等水厂,增强供水能力。继续实施长江、沱江、赤水河等主要江河(泸州段)堤防工程,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水源地保护、水质监测工作。到“十二五”末,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4000万立方米以上,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万亩以上,其中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2万亩以上;新建和加固堤防护岸68.6公里,建设3个重点区(县)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0平方公里。

专栏10  水利基础设施重大项目

2       泸州市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微型水利工程、向家坝灌区工程泸州片区、长江上游干流防洪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纳溪区黄桷坝水利工程、合江县锁口水库、叙永县倒流河引水工程、古蔺县椒园提灌站、观文水库。

 

第十三章  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加强“三网融合”准备工作,实施通信枢纽重大基础工程,加强光缆传输网络建设,加快宽带通信网、有线数字电视双向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3G移动通信网建站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鼓励和支持在泸州港、酒业、化工、能源、机械等重点发展区域和行业推广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集成与优化。完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公共信息三大信息平台,积极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推动电子政务专网及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构建政务信息共享体系,打造“智慧”泸州城。提高农村和边远地区网络覆盖率,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应用。加强以密码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保护和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第五篇  深化区域合作,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

 

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深入开展对外对内合作,以大开放促大发展,努力建成四川南向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在实现东中西互动、带动川滇黔渝结合部快速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十四章  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

 

深入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构建大开放、大招商格局,大力发展对外经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全面提升泸州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一节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健全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形成以政府指导、企业为主、中介组织为辅的招商体系。拓展招商引资方式,构建泸州对外招商网络,形成引进项目绿色通道。提高招商引资人员素质,壮大招商引资队伍。注重“招大引强”,重点加强工业招商,突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加强项目策划、组织和包装,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力争到“十二五”末,实际利用外来投资达到650亿元,工业项目到位资金占50%以上。

 

第二节  大力发展对外经济

大力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引导、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海外能源、原材料和生产制造基地,带动商品、技术和劳务出口,增强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积极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人才,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注重与外资企业开展投资贸易合作,引导外资投向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三节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承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依托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承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引进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加快企业兼并重组,鼓励有条件的机械制造企业积极承接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所需的重大成套装备,促进一批机械制造企业发展壮大。引进培育软件及信息服务、研发设计、质量检验、科技成果转化等生产性服务企业,推动服务业与四大优势产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加快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产业或前沿产业。

集中布局承接产业。发挥江阳、龙马潭、纳溪、泸县和合江五个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区域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促进转移产业集聚发展。将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转移产业和项目向园区集中,形成与园区已有产业和企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

 

第十五章  深入推进区域合作

 

深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大力推动川南经济区发展,强化与滇黔的交流合作,加大与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等区域的合作力度。

 

第一节  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

主动对接成都、重庆两大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旅游发展等方面加强与两大中心城市的联系。争取共享成渝经济区基础设施、产业体系、资金、人才、土地供应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等政策。加强与成都市的合作,共同推动设立四川省泸州临港保税区。与重庆共同推进长江上游港口群建设,开展物流服务对接。积极开拓市场,提高泸州产品在成渝地区的市场份额。努力把泸州建成成渝经济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能源保障基地和产业基地、沿南向东向对外开放的综合交通枢纽、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

 

第二节  积极推动川南经济区发展

推动川南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打造四川内河枢纽港和区域航空港,建设城际间快速通道。探索建立酒业、化工、能源、机械等产业分工体系,全面提高产业协作水平,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推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共同建设沿江产业带和川南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推进川南历史文化旅游线、长江水上风情旅游线等精品线路整合工作,建设川南旅游环线。充分发挥泸州市特色职业教育优势,打造川南人才培训高地。继续深化在城市建设、市场统一、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第三节  加强与滇黔的交流合作

尽快贯通隆黄铁路,打通连接云贵的能源大通道,促进川滇黔交通、通信、能源通道共建共享和优势战略资源的共同开发利用。依托自身的旅游资源与赤水、遵义、仁怀、昭通等周边重要旅游地区加强合作,提高景区之间的道路通达性,增强旅游接待能力,建成川黔渝“金三角”生态旅游区和泸—宜—遵中国白酒金三角旅游区的集聚地和中转站。充分发挥通道优势,使泸州港成为滇东、黔北地区沿长江最重要的出海通道,云贵等周边地区的物资集散地。继续鼓励和组织企业与云贵等地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第四节  加大与其他区域合作力度

加强与长沙、武汉、上海等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探索推进与东、中部城市及企业的合作共建。巩固并扩大与粤港地区的商品贸易和高技术产业协作配套。

 

第六篇  实施科教和人才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

 

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泸和人才强市战略,以科技为先导,以教育为基础,以人才为根本,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加大人才开发力度,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

 

第十六章  加快科技创新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投入,积极发展科普事业,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力争“十二五”期间,建成35个技术创新联盟。

 

第一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技术创新示范行动”,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聚。以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性能液压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依托,建设全国性酿酒食品工业科技高地、高性能液压件科技高地。依托泸州医学院、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及四川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泸州)示范基地、医学电生理部省共建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区域性医疗卫生科技高地、农业科技高地和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加强重点实验室及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提升全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运行和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技术咨询、技术转移、技术评估、技术产权交易等中介服务机构,发挥全市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带动作用,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快生物技术、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创新成果的转化。“十二五”期间,培育高技术企业30家,创新型企业50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15个,转化重大科技成果、专利技术50项,开发新产品50个,实现成果转化新增产值150亿元。

 

第二节  构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落实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发挥泸天化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骨干作用,新建一批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地方科技攻关项目申报和实施。积极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联盟建设,鼓励省内外高校、科研单位与在泸企业、科研院校建立产学研联盟。推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共享科研设备、设施。

 

第三节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建立完善科技机构和科技型企业的现代组织制度。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投融资力度。完善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开放共享机制和科技创新成果市场转化机制,改革科技评审评估和成果评价奖励等制度。建立健全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大力实施“质量兴市”战略,进一步强化质量安全意识,提高整体质量水平,推动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把泸州建成全省质量兴市先进市。

 

第四节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加强公民知识产权意识,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强化港口物流、农业等标准化体系建设,全力做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名牌培育工作。实施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战略,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专利、商标、技术秘密等管理制度。加快发展知识产权交易、专利代理等中介服务机构。

 

第五节  积极发展科普事业

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科普投入机制。继续开展“三下乡”、“科普活动月”、“科技活动周”等大型科普活动,提高全民科普素质。充分发挥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专家大院的作用,推动科普工作由活动型向常态型转变。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科技普及度。加强科普工作队伍建设,发挥科普志愿者在全民科普工作中的骨干作用。继续深入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不断推进全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专栏11  科技事业重大项目

2       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泸州国家高性能液压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四川中医药现代科技产业(泸州)示范基地建设、医学电生理部省共建重点实验室、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农业科技园区、川南技术交易中心。

 

第十七章  优先发展教育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着力建设“教科城”,打造川滇黔渝结合部的教育培训中心。

 

第一节  促进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建立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体系,促使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有机结合。加强普通高中办学规模的管理,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快泸州老窖天府中学建设进度。依托国家、省级重点示范中等职业学校,走集团化办学之路,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重点培养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依托在泸各高校,走内涵发展之路,扩大办学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和服务能力。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创新发展成人教育,构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进一步提升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教学水平。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基本实现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提高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全面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实现“双高普九”,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力争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在校生占该段学生人数的5%;全市中小学基本实现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和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创建34所国家级、省级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创建1所技师学院,在城区新建公办幼儿园4所,新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5所。

 

第二节  推进教育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教学内容、方法等培养体制改革,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积极探索适应各类学校的办学体制,大力支持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投资办学,加快民办教育的发展,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在考试招生、人才聘用等方面给予学校更多自主权,培育并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建立多元化的义务教育投入机制,义务教育全面纳入保障范围,实行国家、省、市、区(县)共同负担的投入体制,非义务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完善面向农村地区的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制度。规范教育收费,建立严格的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建立教师交流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专家型教育管理者和教学人才。统筹教育资源配置,引导公共资源向薄弱地区倾斜,缩小城乡差距,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专栏12  教育事业重大项目

2       泸州市大学园区和中等职业教育园区建设项目、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区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建设项目、泸州市教研中心建设项目、乡镇幼儿园建设项目、区县特殊学校建设项目、新城区新建公办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建设项目、泸州市工读学校建设项目。

 

第十八章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人才素质,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人才集聚中心。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0万人,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13人·年,技能人才占全部单位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

 

第一节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酒城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型领军人才。实施“酒城英才工程”,培养一批在优势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项目管理等方面紧缺急需的专业人才。

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建设一支领导水平高、执政能力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培养一支具有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建设一支技术水平高、革新能力强的技能人才队伍。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打造服务新农村建设、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大力引进国内国外优秀人才。

 

第二节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构建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建立健全人才评价和发现机制,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注重靠实践、贡献评价和发现人才。改革党政领导干部、国有企业领导人、事业单位领导人等各类人才的选拔制度。推进人才市场体系建设,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建立完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第七篇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努力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九章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逐步形成城乡统筹的新型就业体制。“十二五”期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第一节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建立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新机制,积极推进省级创业型城市试点。充分发挥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共同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依托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各类创业咨询服务机构,借助全市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加强创业指导中心建设。成立创业服务专家队伍,形成和完善创业服务指导专兼职队伍。完善创业服务内容,组织开展项目开发、风险评估、融资服务等“一条龙”创业服务。鼓励劳动者自主创办生产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鼓励登记失业人员参加创业指导和创业培训。

 

第二节  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

推进劳务输出和市内就业并举,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复员转业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人群的就业问题,帮扶城镇低收入群体、被征地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和残疾人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及服务业,大力发展和促进社区就业。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设促进就业的职业培训平台。发展非全日制、临时性、阶段性和弹性工作等多种就业形式。

 

第三节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加大对就业服务基础设施及设备的投入力度。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加快建立集职业介绍、就业信息发布、就业岗位开发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综合性服务场所。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网络建设,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建立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和失业预警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空岗信息报告制度和公益性岗位空岗申报制度。

 

第四节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继续完善和落实劳动合同制度,规范企业经济性裁员和劳务派遣用工,逐步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进一步发挥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的作用,大力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深入贯彻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健全劳动争议调解机制,提高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十章  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

 

积极落实国家和省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多渠道提高劳动报酬,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第一节  多渠道提高劳动报酬

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依法建立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落实企业工资指导线和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完善工资支付监控和工资保证金制度。深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继续完善和规范公务员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第二节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努力缓解城乡、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加强对低收入群众的社会保障,着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加强税收征管,利用税收等手段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垄断行业和收入过高企业的收入监管。建立健全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保护合法收入,坚决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

第二十一章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社会保险制度建设,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增强社会救助能力,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相互衔接、跨区域可接转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节  健全社会保险制度

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各类人群社保参保率。规范社保基金征缴和监管,促进各项社保基金持续增收。加快建设“大社保”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社会保险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全面推进非公有制企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险工作。建立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巩固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加快推进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的市级统筹和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省级统筹,巩固完善新农合覆盖面,提高各类社会保险保障水平。完善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的政策措施,实现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合理衔接,探索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的统一管理模式,完善和优化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结算,努力实现市内医保“一卡通”。全面推进“金保工程”信息化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0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48.73万人,失业保险人数达到15.5万人,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到90万人,工伤保险人数达到18万人,生育保险人数达到9万人。

 

第二节  增强社会救助能力

加强对困难群体的救助,逐步建成以城乡低保为基础,以农村五保、医疗救助、灾害救助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主要内容,以临时救助为补充,与住房、教育、司法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健全惠民帮扶体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加快健全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低保动态管理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全面推行农村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结算机制。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以加大廉租住房、公租房建设力度和增加经济适用房供给为重点,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切实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危房户住房困难问题。充分发挥红十字会等社会救助团体的作用,鼓励开展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志愿服务等社会扶助活动。

 

第三节  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建立以公办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民办福利机构为骨干、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残疾人和孤残儿童福利服务和保障水平。认真研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促进老龄事业发展。加快老干部活动阵地建设。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人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依法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发展。

 

第二十二章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加强人口调控和管理,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体育事业,力争到“十二五”末,把泸州基本建设成为川滇黔渝结合部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健康城和体育强市。

 

第一节  全面加强人口工作

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抓好出生缺陷干预工作,从源头提高人口素质。综合预防和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完善有利于女孩成长和女孩家庭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加大计生事业投入,加快计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配套、覆盖城乡的计生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户籍总人口控制在516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完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配合建立成都市经济圈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作网,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强化街道、社区管理服务,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采集与交换。

 

第二节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医药卫生管理、医药卫生机构运行、医药价格形成和医药卫生监管等体制机制。大力实施“科教兴医,人才强卫”战略,科学配置卫生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新增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全面提升卫生技术人员职业素质和业务技能,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探索建立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到“十二五”末,全市拥有三级综合性医院4所,三级中医医院2所;全市100%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血站、妇幼保健院、精神卫生院、乡镇卫生院,60%的公立医疗机构达到规范化标准;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新农合医疗制度实现农村人口全覆盖。

 

第三节  发展全民体育事业

坚持实施“全民战略”。积极落实国家《全民健身条例》,打造泸州“体育城”,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各体育机构和体育社团为骨干、群众性健身组织为基础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加快实施“农民健身工程”和“社区健身工程”,重点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坚持实施“金牌战略”巩固和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建立健全后备人才选拔输送机制,创建国家和省级运动训练基地。争取有泸州籍运动员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4年亚运会。力争在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上获得奖牌,在2014年四川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上名列前茅。

坚持实施“品牌战略”。面向市场发展体育产业,积极探索体育竞赛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向全民开放,在城北基本建成“泸州市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在城中白招牌建成全民健身活动广场。完成区(县)“一场、一池、一馆”建设,达到举办区(县)综合运动会和承办省、市单项体育比赛的条件。

专栏13  医疗卫生和体育事业重大项目

2       医疗卫生事业:泸医附属口腔医院、泸医附院新区医院、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市中医医院创建为三级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二级标准化建设,新建二级肿瘤医院、医疗康复机构、矿山医疗急救机构,市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改扩建项目,古蔺县人民医院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各区县中医医院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市中心血站创建川南片区血液集中检测中心。

2       体育事业:泸州市体育中心建设、全民健身活动广场、生态健身公园。

 

第二十三章  丰富人民文化生活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广电事业,以文化发展协调社会发展,以文化进步推动社会进步。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泸州从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转变。

 

第一节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泸州大剧院、泸州文化艺术中心、区县图书馆、文化馆,争取迁建泸州市文化宫,市文化馆创建为国家二级文化馆,打造川南博物馆群。发展面向基层和农村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建立覆盖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力争达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打造文化精品,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深入开展民间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和抢救,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加快建设新型公共档案馆。

 

第二节  繁荣广电事业

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乡镇广播电视站标准化建设,大力实施20户以下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整体转换和双向改造,发展高清电视,建设以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广播电视应急网络体系。加快市县两级城市电影院建设,建立农村电影可持续发展机制。积极探索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坚持“三贴近”,努力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能力,创作出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新闻、专题和栏目。搭建数字播出系统监测与质量评价平台、移动监测平台和全市四县三区有线无线监测网,进一步提高安全播出管理水平。力争“十二五”期间,把泸州广电建设成为川滇黔渝结合部设备先进、特色鲜明、质量一流、最具影响力的市级传媒。

 

第三节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完成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体系,促进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合理流动。推进政企、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推进文化资源整合。加快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形成发展先进文化、扶持健康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强化文化执法监督,营造文化发展的良好法制环境。

专栏14  文化事业重大项目

2       泸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市文化宫迁建项目、精品剧目《酒城风情》、泸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改扩建、泸州市古籍保护中心、江阳艺术宫改扩建、蒋兆和纪念馆整体打造、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纳溪区护国讨袁纪念馆、泸县宋墓石刻博物馆、合江县汉棺博物馆、泸州市档案馆、20户以下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泸州广播电视公共应急视听载体系统工程、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乡镇广播站标准化建设工程。

 

第二十四章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全力打造“平安泸州”。

 

第一节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创新社会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建立政府、社会、公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大力发展社会组织,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不断深化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妥善处理工程移民、被征地农民等安置问题。加强特殊人群、流动人口、“两新组织”、网络虚拟社会、重点地区和治安复杂场所的服务管理,进一步强化应急处置机制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社会管理投入机制和稳定增长机制。

 

第二节  强化信访工作

加强群众和信访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民意表达、民难化解、民生救济、民怨宣泄等功能,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

 

第三节  保障公共安全

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与考核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加大对交通、消防、信息、食品、药品安全和餐饮卫生的监管力度,重视和加强对高层建筑的消防管理。加强环境安全监测、监管工作,建立环境安全应急防范处理机制。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志愿服务社会动员机制,提高重大事件处置能力,增强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严格GMPGSP认证及跟踪监督管理,加快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网络监管体系建设,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第二十五章  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争创省级文明城市。

 

第一节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拓宽人民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重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完善乡(镇、街道)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制度和企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制度。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工商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

 

第二节  加强法制建设

贯彻实施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完善城市管理、市场监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坚持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完善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司法和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促进执法公正。加强政法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法工作保障。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制度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做好“六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第三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非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着力塑造具有泸州特色的市民精神和城市精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市民行为规范和礼仪教育,营造诚信友爱、谅解宽容、祥和文明的氛围,丰富和展示城市文明新形象。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构建“诚信社会”。

专栏15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重大项目

2       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建设、泸州市检察院办案基地和技术用房、泸州市公安局民警培训基地、泸州市公安局刑侦技术业务用房、龙马潭区检察院二期技术侦察用房工程、纳溪区社区服务中心、爱国主义基地建设、泸县人民法院法官培训中心、检察院技侦用房二期工程、人民法院审判综合楼、合江县审判法庭、公检法司业务用房建设、叙永县法院立案大楼、青少年活动场所改扩建、市和各区县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建设、城市街道司法所建设、法律援助规范化接待受理厅建设。

 

第二十六章  加强国防动员能力建设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国防动员建设内容纳入各级各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要求。学习宣传落实《国防动员法》,依法开展国防动员工作。着力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和经济动员能力建设,提高国防动员能力,推进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体系之间的有效衔接,发挥国防动员体系在应战和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深入开展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第八篇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全力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共建示范区和生态市建设,逐步缓解资源环境对发展的制约问题,不断强化污染防治,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利用,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第二十七章  保护修复自然生态

 

加快重点区域、生态脆弱区域等治理步伐,切实把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源头上遏制生态恶化趋势。

 

第一节  实施重点生态工程

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进一步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全面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大赤水河干热干旱河谷地区、叙永和古蔺的石漠化土地治理力度,加强沿长江、沱江、永宁河等干支流域的沙化土地治理。加强重要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力争到“十二五”末,赤水河干热干旱河谷地区、古蔺、叙永石漠化地区以及沿长江、沱江、永宁河等干支流域的沙化土地全部得到有效治理。

 

第二节  完善生态保护机制

强化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建设,重点加强森林、农地、城市等生态定位监测站点建设,建立健全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水土流失监测网络。依法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和许可证制度。加强生态环保教育与宣传,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良好生态环境保护氛围。

 

第二十八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重点流域和区域的环境质量。力争“十二五”期间,将泸州创建成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第一节  确保水环境安全

加大对沱江干流泸州段、赤水河泸州段、永宁河、濑溪河、龙溪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力度。健全工业废水污染防控体系,进一步增强工业废水处理能力。有重点地推动城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及配套管网、污泥处理处置等相关设施的建设。加大污水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力度。强化入河排污监管。开展船舶流动源污染治理和重点水域漂浮物清理工作。力争到“十二五”末,长江出川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沱江干流泸州段、赤水河泸州段、永宁河流域水质达到Ⅲ类水域要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

 

第二节  改善大气环境

加大火电、煤矿、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综合治理力度。加强酸雨防治,严禁在酸雨污染重和二氧化硫环境浓度不达标地区布局燃煤电厂。加强城区烟尘、粉尘、细颗粒物和汽车尾气防治,逐步推行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建成区内禁烧原煤和散煤,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酸雨污染减轻,市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Ⅱ级以上天数超过90%且主要污染物年平均值满足国家二级标准。

 

第三节  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提升固体废弃物处理水平。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的建设,优先进行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高标准建设城镇生活垃圾处置设施。探索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规范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系统,提高废弃产品环境无害化利用和处置水平。提倡源头削减,严格控制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重点提高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率。建成泸州市江河沿岸固体废物处置场。探索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100%

强化固体废弃物监管。严格实行申报登记制度、联单管理制度及危险废物经营性设施许可证制度,对危险废物进行全过程监控。鼓励采取有效措施就地安全回收与处理工业危险废物。加强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和旧家电拆解的环境监管。

 

第四节  推进农村面源污染防治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促进分散化养殖向集中化和规模化养殖转变,合理界定适度畜禽养殖规模。继续推广畜禽粪便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力应用生态复合肥、微生物肥等,采用测土配方、适时施肥和深度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全面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积极推广使用生物农药。

 

第五节  强化声环境和辐射环境监管

进一步加强噪声达标区的建设和管理。严格制定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逐步提高辐射监管能力,开展对市域内电磁辐射设施和放射源的普查,对达不到要求的实施限期整改。妥善处置废弃放射源。力争“十二五”期间,城市建成区各功能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6dB(A),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8dB(A);辐射源周围的辐射水平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专栏16  环境保护重大项目

2       泸州市中小河流域治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城南污水处理厂、城东污水处理厂、泰安污水处理厂、石洞污水处理厂、重点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重点集镇生活垃圾处理场。

 

第二十九章  着力推进节能减排

 

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加快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力争到“十二五”末,万元GDP综合能耗进一步下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D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5万吨以内、4万吨以内、4.5万吨以内和0.5万吨以内。

 

第一节  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行业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指导和扶持“两高”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建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上项目与区(县)和企业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机制。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标准,控制“两高”行业过快发展。

 

第二节  加快开发和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积极开发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积极研发制造节能环保型设备。在化工、电力、建材、建筑等重点耗能行业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加强节能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及农业节水、节肥、节药技术推广。完善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重点支持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开展合同能源管理。

 

第三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继续深化循环经济城市试点工作。完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在酒业、化工、能源、机械等重点行业推广清洁生产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逐步扩大推行清洁生产的范围,在生产领域和服务领域依法实施清洁生产。引导电力、建材等高耗能企业回收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余热等。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园区建设,建立清洁生产示范园区,提高园内关联企业的资源利用耦合度。

 

第四节  加强节能减排管理

完善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节能减排统计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加快健全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管理水平。实施能效标识,规范节能产品市场。建立健全节能监管体制,严格节能减排执法监督检查。

 

第三十章  健全应急管理体系

 

坚持常态管理与应急处置并重,全面提高社会性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第一节  增强重点领域防御灾害能力

重视城市桥梁、供气、供水、排水等重要市政基础设施的防灾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人防工程在应急救援中的作用。推进城乡学校、医院、卫生所等公共建筑的抗灾设防。进一步提高建筑工地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避免引发次生灾害和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积极推动社区防灾减灾工作。

 

第二节  提高社会性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制定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快推进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和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加强应急管理、公安、安监、卫生、环保、国土资源、水利、气象等部门的协调工作,建立健全社会性事件信息收集、处理、上报和共享渠道。加快综合应急救援、抢险抢修和应急鉴定队伍建设,加强培训、演练,提高其快速反应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快预防避让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全力做好应急物资准备。

 

第三节  完善应对突发事件支撑保障体系

及时将先进适用的防灾减灾技术纳入工程建设技术标准。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规划、设计、施工单位开展城乡建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技术创新。积极开展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定期组织各种应急演练,增强应急处置能力。采取多种方式加强防灾减灾文化建设,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

 

第九篇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第三十一章  优化所有制结构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第一节  优化国有资本结构

健全国有资本结构优化和战略性调整机制,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进出的机制。妥善处置国企改革遗留问题,继续推行规范化公司治理。在市级国有企业全面推行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责任制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责任制,探索推行面向境内外公开选聘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加快推进公用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继续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监督和经营管理体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第二节  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

继续改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体制环境。进一步放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资本结构优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公用事业领域。科学界定民间投资范围,拓宽民营经济融资渠道。完善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支持政策,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鼓励民营企业增强自主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民营经济竞争力。

 

第三十二章  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

 

加快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努力构建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财税金融和投融资制度。

 

第一节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理顺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配合中央、省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加强乡镇财政建设,提高基层财政能力。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快形成覆盖政府所有收支、完整统一、有机衔接的公共预算体系。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提高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依法加强非税收入征管。

 

第二节  深化金融体制创新

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间以及同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深入推进城市商业银行改革,支持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整合。积极推进非银行金融机构改革,分类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大力发展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为主的新型金融机构和农村微型金融机构,促进农村新型金融组织规范发展。

 

第三节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建立健全科学的政府投资决策、建设和监督管理制度。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逐步缩小政府对投资项目的核准范围,健全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公示制度,健全政府投资非经营性建设项目“代建制”。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探索搭建“政府主导、银行支持、企业运作”的融资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拓展直接融资渠道。规范发展政府融资平台,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第三十三章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政府决策机制,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第一节  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政府、效能政府、责任政府,提升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能力。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完善重点项目并联审批制度。提升直接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窗口”机构的服务与管理能力。深化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顺职责关系,建立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明确部门职权和责任,强化责任追究。

 

第二节  健全政府决策机制

健全调查研究制度,规范决策程序。推动政务公开,推行电子政务,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重大决策公示制度、审计评价制度和决策问责制度,提高政府决策透明度。加强决策法制化,坚持决策全过程按法律要求运行。

 

第十篇  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为确保本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强化要素综合保障。完善政府投融资、重大项目、产业发展、资源环境、土地等重点领域及其相应政策协调。政府审批、核准建设项目和产业项目,要依照规定程序批准实施的有关规划为依据。对列入规划的项目,实行绿色通道的便利措施,在土地、投资和其它审批核准手续上优先办理。

健全规划协调机制。各区(县)政府要贯彻本规划精神,制定和实施好本区(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规划中本部门所负责领域的任务,制定针对性强的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贯彻落实好规划的内容。

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通过深入宣传本规划,促使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政府意图与政策导向,引导其自觉参与规划实施,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规划实施的合力,使规划实施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健全跟踪监督机制。建立规划中期评估机制,及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题,并根据变化情况依法调整和修订规划内容。各区(县)、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测、预警和跟踪分析,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将规划中各项目标任务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发挥人大、政协、各基层社区组织以及社会团体、公众的监督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建立起对规划实施进行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

 

 


 

附件一: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主要指标表

 

 

 

十一五

完成值

十二五

 

预期值

年均增长%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

全市生产总值(GDP

亿元

714.8

1534

14

预期性

人均生产总值

16044

34180

--

预期性

工业增加值

亿元

377

800

16.2

预期性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47.6

96

15

预期性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

14.2

14.8

--

预期性

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

亿元

1141

3985

22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259.8

594

18

预期性

非公有制经济比重

%

55.3

57.8

--

预期性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1.33

2.5

13.5

预期性

实际利用外资

万美元

3000

6000

15

预期性

人民

生活

全市户籍总人口

万人

499.7

516

0.64

约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505

29854

14

预期性

农民人均纯收入

5388

9495

12

预期性

公共      服务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

万人

45.58

48.73

1.35

约束性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77.24

90

3.1

约束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

93.1

90以上

--

约束性

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14.5

15.5

1.34

约束性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

万人

14.5

12.5

--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5

5以内

--

预期性

资源    环境

森林覆盖率

%

48.8

49.6

0.16个百分点

预期性

单位GDP综合能耗(五年累计)

%

-20

--

达到省上要求

约束性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

*

--

达到省上要求

约束性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

--

达到省上要求

约束性

化学需氧量(COD

万吨

*

--

达到省上要求

约束性

氨氮

万吨

*

--

达到省上要求

约束性

二氧化硫(SO2

万吨

*

--

达到省上要求

约束性

氮氧化物(NOx

万吨

--

--

达到省上要求

约束性

森林蓄积量

亿立方米

*

--

达到省上要求

约束性

耕地保有量

万公顷

38.4

38.04

--

约束性

其他

城镇化率

%

40.8(预计)

50

1.84个百分点

预期性

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

0.31

0.22

--

约束性

注:1、单位GDP综合能耗降幅指标由省上统一下达,目前未最终确定。2、加注“*”的规划指标,暂无统计数据。

 


 

附件二:名词解释

 

1、“四个四”发展战略:着力发展酒业、化工、能源、机械制造“四大产业”;着力建设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泸州化工园区、泸州机械工业集中发展区、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四大园区”;着力建设水道、公路、铁路、航空“四大通道”;着力打造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旅游组织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和区域中心城市“四大中心”。

2、“三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3、主体功能区:是指在对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自然环境要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系统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形式的空间分异为依据,划分出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的地域空间单元。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年)》,四川省主体功能区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域3类主体功能区。

4、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5、道地中药材: 是指一定的药用生物品种在特定环境和气候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高、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性特点的药材。它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古代药物标准化的概念,它以固定产地生产、加工或销售来控制药材质量,是古代对药用植物资源疗效的认知和评价。

6、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是指引导和鼓励大中型流通企业延伸连锁经营网点到农村,建立和改造现有农村流通网络,在县城建配送中心(店),到乡镇建连锁超市,村社建便民连锁“农家店”,建立和完善农村新型流通体系、为农民服务的商品销售网络。在把工业品送下乡的同时,发挥网络功能,采购农产品进城,解决农民消费不方便、不安全、不实惠和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引导农民消费,促进农产品流通,开拓农村市场,实行增加农民收入和扩大农民消费双重任务。

7、双百市场工程: 是指为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商务部决定从2006年起在全国逐步实施重点改造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着力培育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

8、新网工程:是指为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流通产业,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决定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新网工程”旨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9、“一圈、两轴、三片、四点、五线”的空间发展布局:“一圈”:以泸州城区为中心的泸州城市周边旅游圈。“两轴”:南北旅游发展轴(成都—泸县—龙马潭区—江阳区—纳溪区—叙永县—古蔺县—贵阳—重庆)和东西旅游发展轴:(重庆—合江县—江阳区—纳溪区—宜宾—成都)。“三片”:佛宝原生态休闲旅游片区、黄荆高端度假旅游片区、龙城文化休闲旅游片区。“四点”:泸县福集镇、合江县合江镇、古蔺县古蔺镇、叙永县叙永镇的泸州次接待和聚散支撑点。“五线”:川黔渝“金三角”生态旅游线、中国白酒金三角国际旅游专线、西南红色经典文化旅游线、川南历史文化旅游线、长江水上风情旅游线。

10、“五个一”示范化建设:是指一个良好的产业依托、一个灵活的运行机制、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一个团结能干的管理团队、一个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切实搞好专合组织示范化建设。

11、三个大突破、三个上台阶:农村改革创新取得大突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大突破、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大突破;农村工作上台阶、农业生产上台阶、农民收入上台阶。

12、重点开发区域:是指具有一定工业化城镇化基础、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

13、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是指耕地面积较多、发展农业条件较好,尽管也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但从保障国家农产品安全以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出发,须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从而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农业地区。

14、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以及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生态地区,其点状分布于优化、重点和限制开发区域之中。国家级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省级禁止开发区域包括省级及以下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重要饮用水源地以及其他省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确定的禁止开发区域。

15、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指在制造资源计划的基础上,通过反馈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把客户需要和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供应商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完全按用户需要进行经营管理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方法。

16、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是指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客户的整合营销,是以客户为核心的企业营销的技术实现和管理实现。

17、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

18、双高普九: 指高水平、高质量的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

19、酒城英才工程:是指为适应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围绕我市酒业、化工、机械、能源、港口物流和现代农业六大产业,培养、引进、造就一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精英的人才培养工程。

20、“二为”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1、“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2、“三普”工作: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23、三贴近: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是宣传思想战线改进和加强自身工作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