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 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泸州正向着建成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南部中心城市大步前行。泸州日报记者 牟科 摄
泸州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内涵是什么?
建成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南部中心城市以及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四川南向东向开放重要门户、内陆开放高地
7月20日,泸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泸州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决定》,明确了泸州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并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强经济实力”“坚定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提升集聚辐射能力”“聚力打造四川南向东向开放重要门户、内陆开放高地,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用力保障改善民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构筑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强化保障,全力营造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良好环境”六个方面提出了泸州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具体路径和保障措施。
泸州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总体要求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贯彻省委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强化“三抓三主动”,深入推进“六个突破”,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加快形成与全省经济副中心相匹配的产业竞争力、城市集聚力、开放影响力、环境承载力,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奋力推动泸州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泸州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全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走在全省前列,产业实力显着增强,城市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提升,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建成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南部中心城市以及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四川南向东向开放重要门户、内陆开放高地“两中心一枢纽一门户一高地”。
泸州日报记者 罗森波 实习生 孔令炜
延伸阅读>>泸州如何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提质增量发展工业:推动白酒、电子信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现代医药、航空航天六大产业加快发展。打造千亿白酒产业,打造千亿电子信息产业,打造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现代医药、航空航天等组成的千亿新兴产业。
2、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梯次推进商贸、物流、旅游、会展、金融、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中高端延伸。
3、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做强精品果业、高效林竹产业、绿色蔬菜产业、特色经作产业、优质粮食产业、现代养殖产业、休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及物流业八大特色农业。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1、高起点加快城市发展:突出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南部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加快“两江新城”整体推进、成片突破,加快泸川新区规划建设,稳步推进老城疏解密度、完善功能、方便市民,实施工业园区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
2、做强泸州教育医疗品牌:大力建设区域教育培训中心,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优先发展。扎实抓好基础教育,提升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大力建设区域医疗健康中心,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
3、增强城市承载和治理能力:推进城市公益设施现代化,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城市交通网络,加快建设中心城区跨江通道和骨干道路,强化重要节点交通改造,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城市组团之间、园区之间、环线和绕城高速之间、主城区和重点镇之间的连接。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加快建设便民服务、文化娱乐、休闲购物、社区综合体等设施。
4、探索建设全国美丽城市:巩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坚持全域创建、全面创建、全民创建,实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文明市民“六创联动”,加强诚信社会建设,推动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再提升。加强城市美化绿化,推进城市山体公园、湿地公园、绿道廊道、滨江路等建设,打造山水绿色的城市生态格局。
打造四川南向东向开放重要门户、内陆开放高地
1、高水平建设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坚持全域自贸,强化特区思维,全面提升口岸能级,力争尽快获批综合保税区、国家开放口岸、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及汽车整车、粮食、水果、药品、木材、肉类等指定口岸,积极探索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先行区,不断增强国际国内高端战略资源的集聚集成能力。加快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进出口商品分拨中心、出口商品集散基地、进出口加工基地。
2、强力推进开放大通道建设:突出南向开放大通道建设,全力攻坚高铁突破,重点推进川南城际铁路、渝昆高铁、泸遵高铁等项目,同步推进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电气化扩能改造、隆黄铁路叙永至毕节段和黄桶至百色段、泸遵货运铁路大村至遵义段、叙大铁路等项目,尽快形成泸州至成都、昆明、重庆以及经遵义至贵阳通往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的铁路大通道。拓展东向开放通道,高标准建设泸州港系列作业区,着力打造川滇黔航运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区域航空枢纽,抓好云龙机场运营,逐步开通至全国大中城市航线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国际航班。积极完善公路网络,加快推进叙古高速古习段、叙威高速、C8515泸渝高速、泸州至永川高速、成贵高速泸古金段、渝赤叙高速、古仁高速等项目,形成内外联通的高密度高速公路网络。
3、突出南向提升东向推动对外开放合作:大力拓展南向开放空间,依托南向开放大通道以及泸州至黄埔班列、泸州至钦州至防城港班列等,深化与昭通、毕节、遵义等滇东黔北地区合作,协同打造赤水河流域综合开发试验区,加强与南宁、钦州、广州、香港等地联系对接,加快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拓展与南亚、东南亚地区的经贸往来、产能合作。全面提升东向开放水平,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强与青白江铁路港以及长江武汉港、南京港、上海港等合作,扩大与长江中下游城市群、长三角、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合作,打造内陆与沿海沿江沿边协同开放示范区。着力加强西向合作,提升“蓉欧+泸州港”号班列运营效能,积极打造长江一川藏通道西段节点城市。深化泸渝合作,建立常态化推进机制,争取设立川渝合作示范区(泸州片区)。
持续用力保障改善民生
1、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到2019年现行标准下泸州市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叙永古蔺两个国贫县摘帽。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持,大力开发公益岗位,稳定贫困户收入来源。
2、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统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下乡、人才下乡、农民工返乡创业,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动力活力。
3、加快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就业创业服务,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快妇女、儿童、老龄事业发展,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打造食品药品安全泸州。
构筑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
1、推进长江沱江沿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优化沿江产业布局,推进沿江产业、临江企业退江入园。优化沿江城镇布局。强化环保突出问题整治。
2、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打赢碧水保卫战,打赢净土保卫战。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坚决有力整改环保突出问题,依法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3、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全面推行清洁能源。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壮大。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共建绿色家园、共享绿色福祉成为共识。
营造良好环境
1、深化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改进政务服务,促进行政审批提速增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提振实体经济。切实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大力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2、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围绕建设人才创新创业中心,进一步完善酒城人才新政,建立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
3、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保障:支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组织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内化解矛盾问题,确保泸州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长治久安。
4、全面从严治党:鲜明干事创业的选人用人导向,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配套办法,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进一步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决纠正慵懒无为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
泸州日报记者 罗森波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