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征文展示?|罗玉英:沐国改之春风,绽教改之芳华_媒体广角_工作动态_泸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您的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媒体广角>详细内容

见证“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征文展示?|罗玉英:沐国改之春风,绽教改之芳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04 15:11 浏览次数: 【字体: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动人的歌声飘扬在中华大地上空,传唱这一个民族经济崛起的“春天的故事”。

经济的发展,必将要求和推动教育事业的同步前进。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教育改革蓬勃兴起,教育事业飞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英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国改之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地处川滇黔交界的边陲小城——古蔺,正在悄然蜕变。

四十年风雨历程,当年落后闭塞的国家级贫困县已然焕然一新:叙古高速飞架天堑,棚改工程令县城旧貌换新颜,经济快速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古蔺教育事业在飞速前进的地方经济的推动下,亦是呈现出天翻地覆的新发展。

古蔺县规模最大、条件最好、质量最高的中学——古蔺中学,也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机。四十年发展,一路走来,艰辛坎坷却也成就斐然。

1932年初,县政府决定将宣统元年修建的文庙进行改建修缮作为办学校舍,文庙正殿、旁殿、启圣祠改作教室用。在地方教育界热心人士的倡议和办学宣传下,动员民众参与捐助,才筹集学校办学经费,学校得以建成。

1933年1月15日,古蔺正式创办了第一所初级中学校,校名为“古蔺县初级中学”,这就是如今古蔺中学的前身。办学之初,校舍十分简陋,设备相当匮乏。学生上课时,四人共用一张简易长桌,共坐一张简易长凳,学生睡的是地铺。运动场地狭窄,无运动器械,学生用废纸团捆缠成球作游戏用。晚上自习点桐油灯,学生做作业,由老师发单张水纸书写。教室四壁通风,屋破漏雨。学校开设的课程有国文、数学、英语、动植物、历史、地理等学科,音乐、美术和童子军课,由于缺老师,有时停上。

1935年红军长征抵川黔边境,黔系县长谢永言逃走,古蔺县政瘫痪,学校被迫停课。后也曾因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县城土匪猖獗等原因,多次被迫停课。

在2010年之前,学校还有一排名为“河排”的校舍。通俗简朴的名字,大约是因为站在窗边,就能欣赏古蔺河蜿蜒远去,河中锦鳞翻越、白鸥翔集的美景吧。这排占地面积并不太大的校舍,青瓦土坯,异常简陋寒碜,与周遭现代化的楼房相比,显得那样的格格不入。但在教室紧张的时候,西侧的几间宿舍,曾被改建成教室。琅琅的读书声,并不因为它的简陋而喑哑;埋头苦学的身影,并不因为它的寒碜而减少……直到2010年学校扩建新的教学大楼,这座曾温暖了多少代蔺中人的土坯房,才完成其历史使命,光荣的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在校园最西侧的角落里,有一座二层的木板小楼,那曾是蔺中最有风格特色的教师宿舍。白砖青瓦,木制楼板,庭中金桂飘香、枝头玉兰俏立。虽然有些老旧,却也古朴雅致。庭前的桂花树曾陪伴了多少蔺中人窗前灯下奋战的身影,枝上俏立的白玉兰为多少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蔺中前辈带来了春的希望。直至2017年学校宿舍改建,这层小楼房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艰难的环境更加磨砺着蔺中儿女坚忍不拔的意志,即使在学校发展最艰难的时候,团结奋进的蔺中人亦为国家输送了许多优秀的人才。诸如中央领导原航天工业部副部长王星将军,四川省文联副主席陈之光,获得全国首届儿童文学金奖的作家王良瑾,地质专家罗怀松,水利工程专家邵忠谟、石油工程专家赵立强、书法家许文榜……

1934年,时任古蔺县立初级中学校长的邓均吾老先生提出了“蔺中学生信条”:“养成健全的体格、养成卫生的好尚、养成科学的头脑、养成纪律的行动、养成公民的道德、养成自治的能力、养成生活的技能、养成爱劳的习惯、养成互助的精神、养成快乐的情感”。“蔺中学生信条”至今仍被蔺中人奉为圭臬,传承至今。老校长还给古蔺中学写了校歌:“济济多士,蔺中之英!探求科学真理,秉承先哲遗训;恢宏我青年志气,发扬我民族精神;养成既仁且勇之德性,抱定救世济人之决心;促进三民主义之文化,完成世界大同之使命……”先生倡导探索的教育观念对古蔺中学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启思和影响。为了纪念邓老校长,古蔺中学将学校门口的的广场命名为“均吾广场”。站在老校长慈祥的雕像下,耳旁似乎还回荡着先生对无数蔺中学子立志成才的谆谆教诲。

历史的车轮紧随着时代的步伐辘辘向前。如今的古蔺中学,早已今非昔比。古蔺东郊,落鸿河畔,绿荫掩映中,勉仁楼、启智楼、启慧楼、千禧堂构成了蔺中校区主体。均吾广场、沐晨广场、思亲荷畔、勤学碑侧常见蔺中学子晨读身影;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体育馆常见蔺中学子逐球英姿;笃行楼实验室中常有蔺中学子致知践行。如今的蔺中校园总占地130亩,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现有89个教学班、5000余名在校生。校园景观是由中国着名城市景观设计院——杭州设计院进行的高品位打造。校园内绿水环绕,荷塘拂柳,小径通幽,远山叠翠,古木掩映, 是学子们学习的好去处。

除了教学环境的改善,蔺中校的教学硬件设施也有了全面改善。近年来,在县委、政府和县教育局的重视下,“上争外引”,投入近3000万元,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全面升级现代教育技术装备。

目前,我校拥有省内一流的现代教育设施。所有教室安装了课堂教学演示系统。同时还装备了泸州市第一间录播教室,可以现场录制和网上直播名师课堂。学校还装备了每间可容纳120余人的多媒体教室4间,均配置了课堂教学演示系统,作为教师上展评课的平台。另有音乐室、形体室、美术室,电子钢琴教室,钢琴房等艺术教室。配有泸州市最好的数字化实验室、组装了从韩国进口的高精传感器,颠覆了传统的实验手段。

配有泸州市最好的通用技术实验室,有近20万册藏书的数字图书馆。蔺中“劲鹰体育俱乐部”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为国家级体育俱乐部,是泸州市三个国家级体育俱乐部之一。

学校厚重的历史、现代化的气韵、如诗如画的环境,成为莘莘学子增长才智的胜地,是学生成人成才成杰的摇篮。

回望历史,不禁令人感慨!四十年教育历程,四十载累累硕果!蔺中人从不曾忘记教育改革对一个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古蔺中学在教育改革中摸索前进,走出了一条具有蔺中特色的发展之路。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古蔺地方政府落实党的政策,纠正冤假错案,学校开始步入正确的轨道。古蔺中学在八十年代初,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80年代是学校不断探索、改革的时期。1988年,学校先后组织了无线电爱好小组、数学课余小组、书法绘画小组、摄影爱好小组、生物标本采集小组、地理考察小组。县文教局为我校配备了微机室,首次在我校开设微机课。

90年代年学校教研活动向深层次发展。最为突出的是全国“中语会”暨“学堂·主人·训练”结题会在我校胜利召开;课题曾获省政府普教科研二等奖;1996年,通过四川省合格高完中验收;1999年,学校实施“创建省级重点中学”工程建设;1999年,通过省级校风示范校验收。

自2000年全校高考突破百人大关(上线108人)始至2018年突破千人大关(上线1075人)。

2016年我校与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合作,建立了蔺中首个远程直播教学平台。通过现代通信技术,让学生近距离聆听名校老师授课。同年9月,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多次荣获泸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工作综合评估A类学校一等奖。学校艺体项目参加市级以上比赛多次获奖,是省运动会泸州市女子足球训练基地。

卓越成绩的背后,包含着多少的蔺中人踏实奋进的努力和开拓创新的创举。

沐国改之春风,绽教改之芳华!走在教育改革发展道路上的蔺中人,从不曾忘记肩上的使命和脚下的路程。世代蔺中人必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更加璀璨辉煌的明天奋战!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