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经泸州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
二00一年三月二日
泸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关于《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决议
2001年3月2日泸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泸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了《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会议认为,《纲要(草案)》是我市进入新世纪,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第一个起步规划,是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指导思想明确,目标清楚,任务具体,重点突出,体现了全市人民加快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共同愿望。会议决定,批准《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会议号召,全市人民在中共泸州市委领导下,团结进取,创新务实,为圆满完成“十五”计划而努力奋斗。
序 言
“十五”计划是我市进入新世纪后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也是我市参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一个起步规划。“十五”时期是我市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十五”计划纲要是“十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是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的规划,是对我市今后5到1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行的总体战略部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和我国加入WTO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编制好“十五”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建市以来,我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有了较大改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按照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我市1989年提前实现第一步战略目标,第二步战略目标1997年实现。面对21世纪,泸州人民满怀信心,将继续大胆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务求实效、加快发展,共铸新的辉煌。
目 录
序 言
第一篇 “九五”发展回顾
第一章 “九五”计划执行情况的估价
一、 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前三年实现了国内生产
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
二、 基础设施不断加强,重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三、 城市建设成绩显着,环境明显改善
四、 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入,对外开放力度加大
五、 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九五”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
果
六、 坚持实施“科教兴泸”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各项社
会事业全面发展
第二篇 发展战略和目标
第二章 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
第三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第四章 发展战略
第三篇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第五章 产业结构调整
一、挑战传统农业、进一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
二、调整工业结构,壮大“三大”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
的经济增长点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第六章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发展外向型经济
一、利用外资
二、对外贸易
三、国际经济合作
四、加强国内横向经济联合
第七章 调整县(区)经济结构,实现全市经济协调发展
第八章 加快大城市建设步伐,加速城镇化进程
第九章 优化调整所有制结构,加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有进有退,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
二、积极引导,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四篇 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章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一、公路
二、铁路
三、机场
四、港口
第十一章 能源建设
一、电力
二、天然气
三、煤炭
第十二章 水利建设
第五篇 科技教育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章 科技发展
第十四章 教育发展
第十五章 社会发展
一、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加快文化事业发展
二、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提高健康水平
三、发展体育事业
四、加强广播电视事业建设
五、积极发展各类社会福利事业
第六篇 人口、资源与环境
第十六章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第十七章 生态环境建设
第十八章 环境保护
第十九章 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卫成果
第二十章 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
第七篇 发展环境建设
第二十一章 体制环境
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
二、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五、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第二十二章 市场环境
一、商品市场建设
二、积极扩大投资市场,规范发展资本市场
三、培育和规范劳务、人才市场
四、继续培育消费品和服务市场
五、健全和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第二十三章 法制环境
第二十四章 精神文明建设
第八篇 发展规划的实施
第二十五章 项目支撑 资金保证
一、投资规模
二、投资骨干项目
三、建设资金的筹集
第二十六章 组织实施机制
一、政府引导
二、企业主导
三、社会参与
四、跟踪监督
附: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主要指标
表
第一篇 “九五”发展回顾
第一章 “九五”计划执行情况的估价
“九五”期间,全市人民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全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团结奋斗,开拓进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九五”计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基本完成。经过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前三年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九五”期间,GDP年均增长8.9%。2000年,GDP达到173.5亿元,人均GDP3751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53%和49%;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八五”末的35.8:39.5:24.7调整为26.8:41.3:31.9。1997年提前三年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加强,粮食连续五年获得丰收,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00万吨左右。工业经济在稳定中发展,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二、基础设施不断加强,重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九五”期间,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投入,集中建设了一批重大项目,取得较好成效。“九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1.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为94.4亿元,比“八五”增加56.1亿元;农林水利建设明显加快,古蔺双河水库、泸县三溪口水库等骨干水利工程竣工使用;古蔺龙爪河引水工程、合江防洪堤等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农田灌面净增5.7万亩。交通通信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新改扩建了隆纳高速公路、泸合公路、泸宜路、泸永路、321国道、超长客货运输中心、沱江二桥、兰田机场和历经四期数网改造的邮电通讯工程。“九五”期间,全市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079公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20万吨。新增程控交换机容量97332门,移动电话信道5285个,移动电话容量58921门。电力建设稳步发展,古、叙、九支110千伏输电工程投入使用;2000年,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5万千瓦。城乡电网改造取得成效,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在全市60%的乡镇全面铺开。投资20多亿元的泸天化二期扩建项目和投资7.5亿元的火炬“801”工程已获国家批准。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快速发展,基本上缓解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长远发展的后劲进一步增强。
三、城市建设成绩显着,环境明显改善。“九五”期间,按照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规划目标,加快以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住宅、文化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经济中心的辐射、服务功能。完成了报恩塔、钟鼓楼、澄溪口广场、管驿嘴等环境改造工程和小市沿江路、杜家街改造等工程。大梯步文化广场、市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新世纪广厦、凤凰小区公园、西门小游园等精神文明的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城市环线道路(含龙马大道)、市广播电视技术中心、沱江三桥、110指挥中心、滨江路续建工程、康华苑和柏香林两个省级住宅小区、污水处理厂等工程正加快组织实施。“九五”期间,供水、供电、供气有了进一步改善,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28%,城市绿化面积达1169公顷。
四、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入,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国企改革取得新进展,到目前为止,82%市属企业改制已基本完成,县区属国企改制全面完成;成立了泸州投资(集团)公司,完成了对长工集团的改制和重组。泸州老窖、郎酒、泸天化集团、宝光药业等优势企业加大资产重组力度,实施资本扩张。通过兼并、联合,全市已组建各类企业集团近30个,并对毛巾床单厂等8户市属国有企业依法实施破产。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制度初步确立,“三条保障线” 基本建立;财税、金融、投融资、价格、外汇、外贸等改革继续推进。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在抓好原有两个省级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九五”期间,又新开办了泸县民营经济开发区和纳溪河东新区。“九五”期间,全市新批“三资”企业23个,累计利用外资3167万美元,外贸自营出口2984万美元,比“八五”增加2630万美元,增长8.4倍。
五、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九五”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九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0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207元和2173元,比1995年增加2018元和1093元,年均增长8.2%和15%。居民消费结构显着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市居民食品类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4%,比95年下降了5.7个百分点;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8平方米增加到10平方米,农村由23平方米增加到29平方米;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4.7%,比“八五”末提高4个百分点。脱贫奔小康取得进展,农村贫困人口由95年的104万人减少到2000年的44万人;古蔺、叙永摘掉“贫困”帽子,江阳区、泸县、龙马潭区达到“小康”,合江、纳溪通过 “小康”验收。“九五”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
六、坚持实施“科教兴泸”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九五”期间,科技攻关取得新进展。科技兴市35亿元工程实现产值107亿元,其中科技成果推广84亿元,科技产业实现产值23亿元,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级各类教育都有较大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全市“普九”人口覆盖率已达95%以上;办学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九五”期间,全市新增校舍110万平方米,教育设备新增资产达到2065万元。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正式成立;泸州广播电视大学与市商业技工学校合并办学。广播电视、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较大发展。广播电视混合复盖率达90%以上;认真贯彻基本国策,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95年的7.47‰下降到2000年的2.83‰;环境和生态保护得到进一步重视。“九五”期间,全市投入污染治理资金9000万元,完成污染治理项目368个,工业“三废”综合处理率达60%以上。
在竞相发展的大格局中,泸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较慢,经济总量同全国、全省及发达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加之地处内陆,造成开放程度不高,体制和观念创新问题突出。经济发展的软环境较差,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机制和政策因素仍然存在。产业结构的矛盾突出,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传统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偏高,整个农业仍然是“靠天吃饭”,造成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增收难;僵化的体制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造成支柱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下降。投入不足,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经济的产出功能减弱。部分县(区)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财政增收困难。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制不够完善。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泸州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在“十五”期间认真努力加以解决。
第二篇 发展战略和目标
第二章 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
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我市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新世纪开始的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将给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影响;我国加入WTO拓展了我市的发展空间,也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会对我市机械、化肥、农业等行业提出严重挑战;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我市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同时区域经济竞争日益加剧。“十五”期间,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给我市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形势喜人,形势逼人,不发展要落后,发展慢了也要落后,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勇敢迎接挑战,矢志不渝地加快发展,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
跨入“十五”,我市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工业化进程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GDP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缩小同全国全省的差距,人均GDP2005年力争达到全国2000年的平均水平。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进展,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努力形成泸州特色经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初步建成长江上游的绿色生态屏障;尽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拓宽就业渠道,迈向宽裕型小康;努力扩大对外对内开放,尽快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努力提高全民素质,基本形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体系;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第三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十五”及到2010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建成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的川南经济强市;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四川对外开放沿长江和南通道出海的门户;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的商贸中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实现新的跨越。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经济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7亿元,年均增长9%,力争达到11%,经济总量在川南七地市中名列前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000年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实现同步增长。
──经济结构: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按照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改造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要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目前的26.8:41.3:31.9调整为2005年的21:43:36;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有较大提高,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由目前的40%上升到50%以上;城市化水平力争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到2005年达到21%左右。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2005年达到33%,高出全省5个百分点,到2010年达到40%以上。流入长、沱两江的泥沙量得到有效控制,境内长江、沱江干流基本达到国家Ⅲ类水质标准,市区空气质量优于Ⅱ级标准。
──社会发展:“ 十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全市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达到规范要求。2005年市区和县城基本普及高中教育,2010年全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发展高等教育。农村医院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增加,广播电视人口有效覆盖率达到95%,有线电视入网用户发展到70万户左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进一步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继续巩固全国卫生城市创卫成果,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
──人民生活: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年均增长6%,2005年达到8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4%,达到2644元。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镇居民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农村住宅砖混结构比重大幅度提高。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12%。
第四章 发展战略
为了实现我市“十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十五”期间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主题,贯穿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以对内对外开放为发展的关键,以体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千方百计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高新技术为发展的主攻方向,打牢农业和基础设施两个基础,壮大化工、名酒、机械三大支柱,实施科教兴泸、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培育医药保健、旅游、建筑及劳务输出、新型建材、印刷包装五大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基本实现宽裕型小康,全面提高泸州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十五”期间,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今后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4条指导方针,把握好以下原则:
──以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为主题。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关键。逐步缩小与全国、全省的差距,是我市“十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全市人民的强烈愿望,也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涵。发展是凝聚人心、振奋全市人民精神的政治旗帜,我们一定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努力争取在“十五”期间实现较快的发展。
──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通过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促进我市国有企业尽快走出困境;通过大力改善泸州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形成比较优势,推动我市全方位对外、对内开放格局的形成;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努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实施“科教兴泸”战略,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完成“十五”计划,实现我市新的跨越,有赖于在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以对内对外开放为发展的关键。西部大开发、泸州新跨越,必须实行大开放。泸州的资本自我积累能力较弱,要缩小与全国、全省的差距,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必须借助于外力的支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这是“十五”规划目标和项目的落脚点、关键点。要努力形成一个比周边地区更能吸引投资,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从整体上树立起泸州良好的开放形象。只有这样,泸州经济才能尽快步入快车道。
──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针对我市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坚持在发展中进行调整,在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这种调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适应性调整,而是以新技术革命带动的对全市经济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调整;不是局部的调整,而是包括产业结构、县(区)域经济结构和城乡结构在内的全面调整。大力推进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是关系泸州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全市的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全市的现代化。
──以提高人民生活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对人民生活逐步迈入小康后的更高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增加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加速发展各类教育,满足全体公民提高文化水平的要求;投资于人民健康,为全体人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城乡反贫困行动,加快古叙两县脱贫奔小康,努力建设公平、繁荣、健康、文明的小康社会。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两手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推进我市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
第三篇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泸州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十五”计划的主线。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我市资源和自身优势出发,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产业结构、县区经济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特色经济和比较优势。
第五章 产业结构调整
“十五”期间,泸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挑战传统农业;调整工业结构,壮大支柱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一、挑战传统农业,进一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
加强农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市实施
超常规发展的基础。农业不兴,泸州不富。“十五”期间,泸州农业要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要求,坚持“三个大”(观念大转变、措施大动作、发展大突破)、“四句话”(调结构、新思路;抓名牌、迈大步;争项目、重投入;兴产业、促增收)的发展思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挑战传统农业,构建现代农业,实现泸州农业的历史性跨越。到2005年,第一产业达到56亿元,年均增长4%。
──着力“三优”(优化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调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抓住粮食生产相对过剩的有利时机,面向市场调整农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确保人均400公斤的水平。在优化粮食产品结构和品质的基础上,扩大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播种面积,粮经饲比重由“九五”末的80:18:2调整为63:32:5。正确处理好农业和林牧副渔业、种植和养殖加工业以及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使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目前的61.6:38:0.4调整为45:40:15。泸州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准南亚热带气候优势,要围绕优质粮、反季菜、特色果、良种畜等特色农业产品,建设30万吨罗沙贡米、200万头外销良种仔猪、5万亩无公害蔬菜、20万亩竹笋、10万亩规范稻田养鱼、名优水果等一批高效农业基地,推进集约经营,实现规模效益。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使先进适用技术进入广大农村;大力推进以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关系到全市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关系到泸州经济发展的全局。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领域。加快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步伐,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和工业小区集中,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到2005年,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9%。以建筑业为重点,进一步搞好劳务输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实施“小城镇、大战略”,把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同当地的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布局和农村市场建设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区域内二、三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继续搞好新一轮扶贫开发,使全市尚未解决温饱的44万农村贫困人口达到“四、五”标准,一部分农户开始过上小康生活。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深化农村改革,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化建设,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继续完善农村税费、乡镇机构、农产品流通体制、农村供销社等各项配套改革。多渠道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和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特别是抓好农村电网、三级路网以及一批涉及全市农业发展后劲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市、县各级政府都要逐步提高财政预算内资金投向农业的比重,引导民营经济、企业、外资、农民投向农业综合开发。
二、调整工业结构,壮大“三大”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市目前仍处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加快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也是泸州工业走出困境的主要路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发挥和利用我市的资源特色和工业基础,突出重点,有进有退,把改造传统产业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全市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十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左右。
──发展壮大“三大”支柱产业。根据我市独特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发展基础,重点发展壮大产品有支撑、市场有前景、技术有基础、关联度高的化工、名酒、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巩固化工、名酒、机械在全国、全省的优势地位。
化工:发挥泸州煤、硫、气、水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已形成的大规模的化工体系优势,以泸天化集团公司、天华股份有限公司、火炬化工厂、天然气研究院、西南化工研究院等一批生产、科研单位为龙头,带动泸州化工行业努力实现超常规发展。重点抓好火炬化工厂“801”产品扩建、泸天化集团新建年产4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项目,力争在精细化工、煤硫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到2005年,化学工业产值达到40亿元,年均增长15%。精细化工是泸州化工拓展的领域,“十五”期间,主要是抓好泸天化油脂化工系列产品的延伸、火炬化工厂民品的开发、西研院芳樟醇产品的生产以及泸化厂硝化棉技改,使全市化工行业的精细化工率达到50%以上,把泸州建成具有全国意义的精细化工基地。
酒业:要加快老窖、郎酒两个名酒集团的扩张步伐,进一
步做大、做强、做精、做深。首先,在名酒主业上做文章,面向国内外市场,针对不同市场需求,加大科技投入,推出系列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其次,在关联产业上做文章,将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向上游搞酒的原材料基地建设,抓住特色,培育地方优势;向下游发展饲料加工业、养殖业等,进行深度开发和废物再利用;横向搞印刷、包装、广告、酒文化旅游,以及保健饮料、蔬菜饮料、矿泉水、纯净水等。以此为突破口,在短期内带动泸州经济实力的壮大,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积累资金。到2005年,老窖、郎酒集团实现利税20亿元。
机械工业:重振机械工业辉煌,关键是抓好长工集团的改组、转制,吸引外来投资。要采取措施,尽快解决机械行业僵化的体制和缺乏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今后五年,机械工业要重点扶持和发展工程机械、机械基础件、环保机械、改装车和汽车零部件产品,在形成一批市场占有率高、质量好、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基础上,积极开发新产品,提高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占有率。到2005年,机械工业增加值达到4亿元,年均增长25%。
──培育五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扩大增量。把医药保健、旅游休闲、建筑及劳务输出、新型建材、印刷包装等五大新兴产业作为泸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医药:抓好古叙赶黄草、银杏无公害中药材原料基地的建设,以中药为重点,加快发展中成药工业和生物制药工业,充分发挥泸州医学院的科研优势,以宝光、郎中药业为龙头和依托,以宝光牌风湿液、古蔺肝苏颗粒、泸州银黄颗粒、参麦针剂等为主导产品,带动研制和开发一批中成药剂和保健饮料。到2005年,医药工业增加值达到6亿元,年均增长34%。
旅游业:围绕把泸州建成功能完善的中国名酒文化旅游城市、舒适优美的川、滇、黔、渝结合部旅游中心和中国西南低海拔山水型自然生态旅游目的地为主线,近期把张坝、方山、玉蟾—龙脑桥、国窖广场、滨江路沿江一条线建成旅游精品;中、远期把福宝、黄荆建成国家级或世界级的旅游品牌。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观念,统一规划,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分步开发,强化宣传与营销,高起点、高标准抓好一个中心、两个片区和四条旅游骨干环线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围绕旅游修公路,下决心解决入景难的问题。按不同层次旅客的需求,从国际、国内、省内、周边、市内五个层面发展旅游业。加速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形成规范的旅游服务机制,加速旅游商品开发,形成以观光休闲、生态度假、节庆会展、探险漂流、假日朝拜为主的旅游项目格局。实施追赶型、跨越式、政府主导、旅游精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大市的跨越,实现旅游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通过5—10年的努力,新建一家国际旅行社,30家国内旅行社;创建1--2星级宾馆7--8家和三星级宾馆1—2家,力争创四星级宾馆1--2家;申报全国“4A”旅游区1—2家,“3A”旅游区2—3家,“2A”旅游区10家;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家;自然保护区1家;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2家。到2005年,旅游收入达到12.8亿元。
新型建材:充分利用我市的自然资源,重点发展新型建材、非金属矿产品深加工、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以兆峰陶瓷、泸州卫生洁具股份公司和香港中明国际有限公司为骨干,抓好泸县石英砂产品开发,建设年产60万吨高标号水泥的泸州龙凤水泥厂及泸州沱江水泥厂;发展新型墙面、地面、装饰材料以及建筑卫生陶瓷。到2005年,建材工业产值达到22.9亿元,年均增长18%。
印刷包装业:努力提高印刷包装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充分发挥我市拳头产品(老窖、郎酒、宝光药业)及优势产业(化工、建材、烟草等)对印刷包装工业的拉动作用,建立包装企业与包材需求企业之间合理、协调的发展关系。不断开发医药、烟草、化工、化妆品、农副产品、军工产品等配套包装,形成各具有特色的配套包装产品。同时,把我市竹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大力发展以竹代木和竹塑复合包装材料及纸浆模塑包装制品。到2005年,印刷包装业产值达到10亿元。
建筑及劳务输出:建筑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十五”期间,抓住泸县作为全国首批劳务输出基地和合江县、龙马潭区为省级劳务输出基地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到叙永县、江阳区、纳溪区等,使之逐步成为我市经济的支柱产业。要重点抓好建筑企业结构调整,指导部分市、县、区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改制,大力扶持和发展非公有制建筑企业。加大力度调整建筑企业向“综合类”、“专业类”、“劳务类”等结构方向发展,企业、区域可采取联办的方式,优势互补,充分利用我市建筑企业在外的注册权进行资源与牌子共享的格局;形成以工民建为主,设计、施工一条龙总承包的集团企业,以公路、市政、送变电、装饰装修的施工和电信、消防、给排水、幕墙、电梯、空调安装等10多种门类齐全的集团化企业。要尽快提高建筑企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十五”期间,培训建筑业各岗位工程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1.5—2万人,引进招聘中高级技术人员0.2-0.8万人,使各种资格上岗证书人数达6—7万人。“十五”期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0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3亿元,成建制对外开拓劳务输出人员70万人/年,创劳务输出产值120亿元。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市产业优势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要把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要在全社会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生产经营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各类教育都要积极推广计算机及网络教育;以建设信息大通道、电话容量翻番、“三网”互联等工程为重点,加快建成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十五”期间,泸州要与长江沿岸及三角洲城市投资网和中国建筑机械网、中国西部农副产品市场网联网;继续办好市政府公众网、中国酒城和中国酒类网联网。健全信息网络体系,提高传输容量和速度。建设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卫星通信为辅的干线传输网,积极发展宽带传输网络。到2005年,全市光缆长度达到5000皮长公里,70%的村镇实现通光缆,电话用户达到46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12%。加快发展新一代数字移动通讯网络,“十五”期间基本建成满足移动话音、数据、图像所需的多媒体传输网,更好地为泸州经济服务。
──实施泸州大流通发展战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大流通环境。经过5年的努力,实现产品的多样化,市场的多元化。商贸流通发展年均增长10%,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6.5亿元。形成几个具有地方特色和区际影响的大型批发市场。规划建设好中心半岛中央商务(金融、经济信息、科技、劳动等无形市场)、安宁粮食市场、农副土特产品、化工、能源专业市场、沙湾机电品市场、兰田蔬菜果品市场、龙马潭区的建材、化纤批发市场、管驿嘴名酒市场等。发展电子商务,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充分发挥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及信息物流机能的作用。初步形成川南地区和四省市结合部的商贸中心,四川省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十五”期间,重点抓好住宅小区建设和市场体系建设;建好康华苑、柏香林、桃园山庄、宝光小区等16个中高档标准住宅小区。到2005年,房地产业产值达到32亿元,年均增长25%。
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比GDP增幅高3—4个百分点。
第六章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发展外向型经济
抓住我国加入WTO的机遇,坚持大开放促大开发,大开发促大发展的方针,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要大力拓展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千方百计扩大外贸出口,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积极开拓国际经济合作渠道,加强国内横向经济联合,大力提高对外开放实效。
一、利用外资
适应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进一步扩大对
外开放,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和方式,在继续做好合资、合作、独资及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优惠贷款等传统利用外资方式的同时,积极发展股权投资、企业并购、项目融资、BOT、TOT、海外上市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在重点鼓励外资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扩大准入领域,进一步开放竞争性行业,力争使我市在基础设施、国有企业嫁接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旅游等领域利用外资取得突破,五年累计利用外资1亿美元。
二、对外贸易
全面实施“大经贸”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以质取胜”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努力实施出口企业、出口产品、出口市场和贸易方式的多元化,重点抓好出口企业和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发展壮大化工产品,培育恢复机电产品和扩大名酒出口,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出口。要十分重视抓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逐步建立医药、生物化工出口商品基地,培育蚕桑、猪肉、肉牛、蔬菜、水果、茶叶等种植业及其加工制品出口的基地建设。到2005年,当年出口创汇达到3000万美元,年均增长20.7%。
三、国际经济合作
以加入WTO为契机,积极参与生产力的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发展跨国经营。“十五”期间累计承包国外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3000万美元,向国外输出劳务5000余人次。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国门,到国外投资办厂。
四、加强国内横向经济联合
树立区外就是外的观点,加大对内开放力度,大力开展国内横向经济技术合作。着力加强与东部地区的合作,抓住东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契机,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地引进国内优秀企业的项目、资金、品牌、技术和人才,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配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在旅游、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与我市邻近的省、市的协调合作。
第七章 调整县(区)经济结构,实现全市经济协调发展
县(区)经济是市级经济的主体。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能快则快的原则,争取在3-5年内改变县(区)经济落后的面貌,增强县(区)经济的自主致富能力和内在活力,基本实现全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已经实现小康或基本达到小康的三区两县,要充分发挥区位、交通、经济、技术的优势,根据各个区域的现状、特点和产业优势,按照区域分工与产业布局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各自区域内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构筑层次有别、优势互补的特色经济。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城郊型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突破口,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水平;充分利用区内的天然气、竹木资源优势,发展精细化工、造纸、林产品加工、食品等特色产业;围绕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和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建设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推进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和小城镇建设4个重点,建设一批规模化、集约化的高效农业基地,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抓住机遇,实行外引内联全方位开放的战略,在经济体制改革、结构调整、对外开放、城镇建设等方面走在全市的前列,为全市经济发展多作贡献,发挥出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基本实现宽裕型小康。
──加大对古叙贫困地区的开发、扶持力度。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和体制的创新。在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走优势资源转化的路子,发展壮大酿酒、烤烟、药业、能源、旅游等支柱产业;发展林、果、畜等多种经济,建立烤烟、中药材、商品牛羊、食用竹笋等特色农业基地,搞好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农业;加快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尽快使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行业,集中力量发展非国有经济、旅游、商贸流通、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坚持开发与扶贫并重的方针,优先安排好古叙两县的基础设施项目,逐步增加财政扶贫支持,加强市内县(区)之间的经济联合,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加工型企业向古叙两县转移。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使古叙两县摆脱贫困,步入小康。
──进一步调动县(区)发展的积极性,必须充分考虑县(区)利益,合理划分市县的权限。市级各部门要合理划分事权,把该放的权利下放到县(区),增强县(区)调控发展经济的能力和手段;县(区)要严格依法,切实有效地行使市级下放的权力,真正建立起责权利相统一的、符合县(区)经济发展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
第八章 加快大城市建设步伐,加速城镇化进程
我市城市化水平低,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推进城市化,是解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关键,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历史任务。要转变观念,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提高城市发展要素,特别是土地和基础设施等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和建设城市。“十五”期间加快城市化进程,一方面要加快规划建成区62.28平方公里的建设步伐,突出南高新区,结合旧城改造,5年建成一个新城区;另一方面要抓好小城镇建设,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力争到2005年,我市城市化水平达到21%。
──规划建成区建设以搭建大城市框架为目标,以建设二环线城市道路为中心,建成长25.05公里的干道网,增加高级、次高级道路面积105万平方米,达到人均道路面积5平方米。开工建设“ 4座桥”(沱江三桥、罗汉长江大桥、纳溪沙嘴大桥、南高立交桥),铺好“6条路”(二环路、滨江路、江阳西路北延线、江阳西路南延线、茜草干道、纳溪河东东西干道),基本形成自由式环线,带动“4个区”(龙马潭区、高坝港区、茜草工业区、沙湾江东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形成中心半岛向西延伸,沱江以北的南高新区、江北开发区向外延伸的格局。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7平方公里,疏解中心半岛人口,降低建筑密度,建成康华苑、柏香林、桃园山庄、宝光等16个标准住宅小区,使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超过11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到80%,实现每个家庭拥有一套住房的目标。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增加城市绿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到2005年,基本建成城区人口50万、别具特色的开敞型山水园林特色的大城市。
──小城镇建设要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创造条件争取发展1--2个县级市。在加强泸县、古蔺县县城建设和现有76个建制镇建设的同时,发展江阳区石寨乡、泸县雨坛乡、叙永石坝乡和黄泥乡、古蔺马嘶苗族乡等5--10个乡升为建制镇。把小城镇的发展与繁荣小城镇经济、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结合起来,增强小城镇活力。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有序推进城镇化进程。
第九章 优化调整所有制结构,加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十五”期间,要做到全市所有制结构优化,国有经济控制力进一步增强,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经济新格局。
一、有进有退,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对提高我市综合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公益性和涉及国家安全的产业,以及对我市经济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要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抓好泸天化、老窖、郎酒、西研院等一批优势企业的资本扩张;对竞争性行业,特别是一般加工工业和低层次的服务业,要逐步收缩国有经济战线,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放宽市场准入,逐步取消对民间投资的不合理限制。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吸引跨国公司参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组和改造,引导外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与国有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采取兼并、联合、租赁、出售等多种方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二、积极引导,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扩大投资领域;要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建立和完善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支持服务体制。提高非公有制企业整体素质,引导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不断壮大非公有制企业实力。经过5年的努力,使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GDP中的比重占50%以上,个体工商户达到20万户,私营企业总数达到2万家。
第四篇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我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围绕经济发展的目标,坚持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加大投入、量力而行、适度超前、先行建设的方针,通过政府制定规划和政策,组织引导多种投资主体参与建设经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章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以公路为重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各种运输方式。要通过完善铁、公、水、空综合运输网络,充分发挥各类设施的效益潜力,加快主干线以及实现区域间联系的通道建设,进一步增强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一、公路。要形成以二级公路为骨架,与县乡公路成片连网效率较高的公路运输体系,主要包括骨干网:泸(州)-荣(昌)路、泸(州)--自(贡)路、叙(永)--威(信)路、合(合江佛荫)--赤(水)路、纳(溪)--江(安)路、合(江)--渝(重庆)路、蔺(古蔺)--郎(二郎)路等。完成600公里三级路网建设,搞好村村通工程。力争开工建设南通道川黔高速公路纳(溪)叙(永)段,加快泸州城市外环快速通道的前期工作,并争取在“十五”后期开工建设。
二、铁路。抓紧组织实施隆叙铁路泸州─纳溪段的建设,争取2002年底建成通车,做好隆(昌)百(色)铁路纳(溪)─叙(永)段的前期工作,力争列入国家“十五”路网规划,并在“十五”期间开工建设。
三、机场。主要任务是完善配套,扩大停机能力。抓好4E级新机场的前期工作。把泸州航空港建成仅次于成都双流机场的四川第二大航空港。
四、港口。抓好龙溪口集装箱码头及进港公路建设,启动合江、纳溪港区、石龙岩专用码头及密溪沟专用码头的扩建,把泸州港建设成为四川的枢纽港。
第十一章 能源建设
进一步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天然气开发利用,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开发煤炭资源,不断开发优化能源结构,从根本上改善消费环境,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
一、电力憘
──电网建设。要继续推进农网和城网的改造,提高供电质量,扩大电网覆盖范围,实现城乡电网同网同价,“十五”末,全社会用电量达到31亿千瓦时,人均用电652千瓦时/年;百分之七十的县(区)基本实现水电农村电气化,经济发达的县(区)人均用电量达到500千瓦时/年,以电代柴率为40%;贫困山区县户均用电量达到300千瓦时/年,以电代柴率为30%。
──电源点建设。要做到上大压小,鼓励发展高参数、高效率的机组,做好泸州火电厂(240万KW)、叙永坑口火电厂(40万KW)、古蔺永乐坑口火电厂(90万KW)、五马河口水电站(3×7万KW)、石关电站(3×2.4万KW)的前期工作。根据2005年实现水电农村电气化县的要求,维持现有水电装机,积极推动叙永倒流河、古蔺龙爪河、纳溪黄桷坝等蓄水性能好的水电站的建设。力争“十五”期末新增水电装机8.1万KW,新增发电量4.39亿千瓦时。
二、天然气。坚持“勘探、开发、利用”三者协调发展的原则,稳定天然气的产量和市场、合理调整供气结构、寻找勘探开发的新突破。根据“气化全川”的精神,加快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和管网建设,重点抓好民用气、CNG汽车用气。积极发展大综工业用气。民用气开发的重点是抓好县城气化和乡镇气化工作,实现古蔺县城通气,全市2005年乡镇通气数累计达49个,新增民用气3.25万立方米/日。在全市建立CNG汽车加气站26座,实现供气31-52万立方米/日。
三、煤炭。加快煤炭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开发低硫煤,推广净煤技术,加快古叙矿区勘探工作。抓住四川对高硫煤矿井实施限产和关闭以及限制小煤矿发展的机遇,作好开发我市古叙低硫煤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十五”期间,完成龙山、象顶、岔角滩、箭竹坪一、二井、后山二井的精查及大村、石宝矿段详查,观文矿段普查工作。全面启动叙永矿段四井田(后山一井、落叶坝、沈家山、灯盏坪)的开发。到2005年原煤产量达到420万吨/年,洗精煤产量达到38万吨/年。加快古蔺煤层气资源评价试探工作,力争煤层气勘探在国家立项。
第十二章 水利建设
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搞好现有各类水利工程续修配套,挖潜改造,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行开发与治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蓄引提结合,中小微型结合,以抓重点骨干工程为龙头,力争规划一个大型水利工程,提高全市水资源的保护能力和供给能力,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彻底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确保农业不断增产增收。
──灌溉。抓好古蔺龙爪河引水工程、泸县三溪口水库枢纽工程病险整治,在“十五”期间按期竣工。加快叙永倒流河、纳溪黄桷坝水库、合江锁口水库的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十五”期间,全市新增灌溉面积5万亩,新增蓄引提水总量2000万立方米。
──防洪。加大长江、沱江防洪治理力度,逐步完善城市以堤防为基础的防洪体系建设。沱江干流防洪工程规划河段长44.3公里,堤防24.7公里,护岸38.82公里,生物护岸17.86公里,总投资2.8亿元。力争2001年列入国家计划。“十五”期间完成总投资1亿元。长江防洪堤全长133公里,水利部长江委员会已列入治理规划,计划新建堤防工程65.1公里,总投资5.3亿元,力争到2005年完成总投资1.2亿元。
第五篇 科技教育和社会发展
要努力实现经济强市的目标,适应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的要求,必须继续实施科教兴泸战略,全面提升经济竞争力和国民素质,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动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第十三章 科技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技创新,实现我市技术发展跨越,推进高科技发展和产业化形成。突出科学技术面向稳定和加强农业这一基础,面向培育和壮大三大支柱产业,面向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切实加强四项工作:一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加强研究开发,为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后劲;四是加大科普力度,不断促进广大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抓好五个重点:抓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行动计划的实施,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依靠科技增收;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民营高新技术园区;抓好GMP改造,推进中药科技产业发展;抓好长江上游生态重建科技行动计划的实施,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抓好科研机构的转制和进一步完善、落实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政策,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支持和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经济建设中建功立业。
通过“十五”期间的努力,力争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型材料、精细化工、绿色环保等五大领域利用高新技术有所突破,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民营高新技术园区,抓好30个重点科技项目,发展30户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0%,到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
第十四章 教育发展
坚持“科教兴市”战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按照“深化改革,加强基础,调整结构,加快发展,提高质量”的教育发展目标。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地方高等教育和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教育技术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到2005年,力争全市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巩固“两基”成果,提高普及水平。2005年,全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到规范化要求,全市中小学校校园建设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180所初级中学达到合格初中要求,95%的村小达到合格村小要求,创建30个教育强乡(镇),办好2—3所设施完善、办学质量和效益好的特殊教育学校。2005年,全市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5%以上,市区和县城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85%以上,农村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60%,普及学前教育。继续扫除青壮年剩余文盲,巩固扫盲成果。
──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原则,搞好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加速薄弱学校的改造,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2005年在市区和县城基本普级高中阶段教育,现有高完中90%以上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基本要求,并办出一批教育质量好,社会声望高的国家及省市级重点示范高中,带动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整体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需要。
──狠抓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强与泸州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适应劳动市场需要的重点专业建设。到2005年,全市初步形成学校布局合理、专业门类齐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等教育新格局。现有中专、技工学校要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通过合并、共建、联办、划转、加盟高职等多种方式,实现资源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2005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80%以上达到合格标准,50%建成重点职业学校,建成省级重点职业学校5—8所,其中2—3所达到国家级标准。
──抓紧发展高等教育。抓住机遇,构建社区性高等教育框架体系,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四川省警官大学、四川医科大学的筹建;实现泸州教育学院、四川省水利机电学校与泸州师范学校的合并升格,建成融职前职后教育、师范非师范教育为一体的社区性高等教育学校。加强电大建设,在“十五”期间,力争所有县(区)电大分校、工作站都建立起现代化远程教育站,成为开放型、网络化的远程大学。要通过高等函授教育、自学考试等,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为全体公民提供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和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招生制度、教学制度和评价体系,加快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的教育和培训,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教改实验为动力,形成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局面。加快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信息化程度,加大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全方位加强学校教育装备及多功能教室的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改革办学体制,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积极推进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办学试点,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
第十五章 社会发展
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努力提高全市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政策,增加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一、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努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以改革求发展,以繁荣为目标,建立有利于艺术生产的激励和运行机制。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泸州艺术中心、泸州大剧院、泸州影视中心、川南图书城、泸州电影院,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和文化经济政策,力求全市经济、文化协调发展。
──文艺事业: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着力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力作。群众文化事业的重点是以民族民间文化为主体,加快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抓好群众文化艺术的普及与提高,发展城乡基层文化网络建设,开展创建先进县(区)乡(镇)活动和建设文化小康工程。
──图书馆事业:继续抓好古籍善本书和文献抢救保护工作。“十五”期末,市图书馆达一级标准,80%以上县级图书馆达标;新建江阳区、泸县、古蔺县图书馆;省、市先进乡镇图书馆(室)藏书分别达到1万册和0.5万册。
──文物博物事业: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完成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建设,加快文物保护单位和管藏文物,特别是精华部分的保护和抢救性维修,加强民间流散文物的征集;完成神臂城等文物单位的建设开发,建立一批特有的小型专业博物馆、陈列馆。
──电影发放事业:“十五”期末,三分之一城市影院完成全方位改善,实现空调化、软席化、多厅化和放映自动化;农村电影放映队达到240支,年均放映4.5万场,基本解决农村看电影难的问题。
──文化产业:以旅游开发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文博自然项目在旅游产业中的“人文核心”作用,极力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作为文化旅游的开发重点。新闻出版业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重点,实现报纸编辑自动化和报纸彩印化;积极创办泸州晚报,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
二、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提高健康水平。总的目标是,建立适应我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发展,满足人民基本需要,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与监督执法三为一体的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满足人民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提高健康水平。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在泸州市区域卫生规划指导下,合理调整医疗机构的布局和规模。加强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和中医药工作。加强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合作医疗,着力推进农民健康工程。城镇力争基本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服务体系框架。
三、发展体育事业。坚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努力使我市的体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到200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到40%以上,农村达到35%以上,中、小学《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面达到100%,适龄学生达标率98%以上;举办好第四届市运会,争取承办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在第九届省运会上,我市代表团总分进入前八名;“十五”期间向省以上专业队伍和优秀运动队输送运动员15名以上。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学校体育、职工体育、农村体育、老年人体育、少数民族体育、伤残人体育活动。加强运动场馆建设,完成市级新体育中心的建设,县区实现1+1工程,有条件的县区完成“两场一池一房”建设,全市建成全民健身工程15个,80%乡镇建起混凝土篮球场和建成文体活动中心。
四、加快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坚持以“提高节目制作、播出和传输质量,扩大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率”为目标。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设备更新的技术改造,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施古蔺轿子顶、合江笔架山、叙永玉皇冠、泸县玉蟾山转播站的布点,建成泸州广播电视中心大厦并投入使用;加快光纤有线电视建设,到2005年全市142个乡镇实现与县区光纤联网,全市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55%,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总量逐年增长。
五、积极发展各类社会福利事业。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保障事业。做好优抚安置、残疾人事业工作,加大社会救济力度,发展慈善事业。“十五”期间,新(改)建敬老院50所,探索有特色的安老养老的新模式,形成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服务为辅助,公共养老设施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养老体系。要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社区基本服务功能建设,“十五”期间,市区建立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服务中心, 各类社区服务机构快速发展。
第六篇 人口、资源与环境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合理保护和开发耕地、矿产和水资源,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
第十六章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认真贯彻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我市的人口增长,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工作“三为主”的方针,把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和流动人口管理上,坚持计划生育与优生优育并重,利用科学技术,把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到2005年,全市人口控制在470万人以内,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第十七章 生态环境建设
坚持不懈地实施《泸州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把泸州建成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十五”期间造林125万亩,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55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
──天然林保护。在保护和经营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注重科技兴林,加强林业科研工作,充分发挥各林种、树种的综合功能,建立比较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认真贯彻《森林法》,实行依法治林,保护森林资源,搞好林政管理和森林资源管理。“十五”期间,全市实施森林管护面积521万亩,人工造林30万亩,封山育林150万亩。
──退耕还林还草。坚持贯彻国家“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尊重自然经济规律,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注重生态效益,调整林业结构。到2005年,努力争取退耕还林还草75万亩。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在长江、沱江、永宁河、赤水河流域以小流域为单元,统筹规划,集中成片综合治理,实施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水土保持,坡耕地治理,生态农业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在“十五”期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0平方公里,坡耕地改梯地37万亩,逐步把我市建成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区。
第十八章 环境保护
“十五”期间,要巩固“一控双达标”治理成果,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新污染,加强治理老污染,推行工业企业清洁生产,严格执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尽力做到增产不增污。进一步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高道路硬化率、绿化率、燃料气化率,大力推广CNG汽车,突出解决城市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增加环境保护投入,拓宽环境保护投资渠道,环保投资指数达到1.5%。发展环保产业,利用我市雄厚的机械加工基础,生产成套的环保设备,以“熊猫”扫地车为龙头,以川南矿区机修厂为样板,用天研院等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生产“三废”处理设备,推进环保产业高科技化、规模化、产业化。到2005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高于90%,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高于95%,生活污水处理率高于50%,城市垃圾处理率达到83%以上。全市主要河流水质要基本达到Ⅲ类水域要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保持Ⅱ级空气质量水平,力争达到Ⅰ级。
第十九章 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卫成果
“十五”期间,城区在绿化、美化城市建设和管理等方面达到国内同类先进城市水平,在每年一度的国家卫生城市日常监督检查(暗查)中顺利通过考核。争取用5-10年时间把泸州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幸福,集生态城、健康城、花园城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城市。广泛开展不同层次的创建卫生县城、卫生集镇、卫生村活动。泸县、合江、叙永、古蔺县城在2005年前达到省级卫生县城;泸县县城在2010年前后达到全国卫生县城。各县(区)在“十五”期间分别创造2个以上市级卫生集镇。农村要结合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的开展,抓住改水改厕两大重点,培育一大批在健康教育、改水改厕、环境卫生方面有突出成绩的省、市级卫生村,使全市城乡卫生面貌进一步改善,全面开创我市爱卫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十章 自然资源保护利用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加强对水、土地和矿产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然资源核算体系,形成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促进资源开发保护和经济建设同步发展。
──土地资源。认真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完善土地管理机制;调整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产出率和综合效益;加强土地资源的计划管理,严格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努力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十五”期间,基本农田保护区占耕地的比重要保持在科学合理范围内。
──矿产资源。加强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持能源矿产、建材矿产和非金属矿产有效供给增长速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重点加大煤、硫、天然气、石英砂等优势矿产的开采量,规范长、沱两江的砂、石开发,逐步开发石灰岩、白云岩。深入开展地质勘查工作,积极引资勘查天燃气、煤层气、硫铁矿等国家急缺矿产,力争取得找矿新突破。加强矿政管理,保持良好的矿业秩序,建立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制度,做好国家战略储备与社会消费性储备和商业储备相结合。
──水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使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最优化。认真贯彻《水法》,防止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力争到2005年,全市地表水资源的二级达标率和地下水资源达标率均有所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50%,工业废水处理率达标达到90%以上。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城乡供水工程建设,重点解决缺水矛盾。加快大中型控制性水库除险加固和城市长江、沱江防洪堤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坑、沟、库等水利设施,留蓄天然降水,有效拦截泥沙,缓解对长江中下游的洪涝威胁。
第七篇 发展环境建设
形成一个比周边地区更能吸引投资,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既是针对泸州的实际,也是实现新跨越的客观需要。只有这样,泸州经济才能尽快步入快车道,才能正确引导变革中的伟大实践。
第二十一章 体制环境
“十五”期间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新型投融资体制等。同时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机制。
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通过规范上市、合资和相互参股等形式,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组,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基本建立起现代化企业制度。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型企业。采取股份制、转业、拍卖等形式,将国有产权从竞争性国有中小企业中基本退出。推进企业体制与机制创新,深化企业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加快资产、劳动力和经营者市场化进程,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完善土地二轮承包,加强承包合同管理,建立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机制,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民扩大家庭承包经营规模、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促进农民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创造条件。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改革和精简乡镇政府机构和人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按照市场取向,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农村供销社的产权制度改革。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职工养老、失业保险要覆盖城镇各种所有制企业职工和个体工商户,巩固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多渠道征收社会保障资金,建立稳定的社会保障基金筹措机制和安全有效营运机制,依法严格管理。加强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市贫困人口救济补助标准。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保障事业,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改进下岗职工安置办法,逐步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纳入失业保险。培育和规范劳动力市场和劳务中介组织,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工培训,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变投资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对非政府性投资实行备案制度;对政府性投资,要简化程序,大力推行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理顺土地一级市场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土地有形市场,建立健全土地公开交易制度,对土地一级供应市场,由市政府直接控制;对生产性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公益性项目、基础设施等我市急需发展项目所需土地,实行特殊的用地政策。全面清理水、电、气等公共产品的价格和各项收费,降低投资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使全市整个公共产品的收费标准低于周边地区。拓宽投资渠道,增强融资手段。开放国家政策允许的所有投资领域,鼓励各类投资者投向农业、交通、能源、市政公用设施、房地产、环保、旅游、高新技术等产业。加大盘活存量国有资产的力度,国有资本原则上从竞争性行业中逐步退出,为其它投资者让出投资空间;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建立和完善投融资载体,设立风险投资基金,由工业投资公司、投资公司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分别经营管理市属国有工业资产、基础性国有资产和其它国有资产;调整建设资金支出结构,集中力量保重点,办大事;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大力推行股份制,面向社会直接筹措建设资金。努力增强利用外资的实效。
五、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部门管理国有资产的范围和责任,建立管理、营运和监督相分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营运机制。通过政府机构改革,建立符合“精简、统一、效能”原则的运行机制,更好地承担起不断增加公共产品及服务供给的职能。尽量减少对经济事务的行政性审批,将政府职能转到集中精力搞好宏观经济调控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上来,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逐步建立起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
要形成一个比周边地区更好的投资软环境,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创新进取的观念、全局意识的观念和服务基层的观念,从“三个有利于”和“三个空前”的要求出发思考问题、判断问题,敢于创新、大胆探索;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条条与块块、近期与长远的关系;简化办事程序,推行“一站式”服务和承诺制服务,提高办事效能。坚决依法保护各类经济成份、经济组织及内外投资者的正当权益,严厉打击各种有损企业和投资者正当权益的行为。对已经出台的政策,进行全面清理,坚决废止阻碍经济发展、制约对外开放、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二章 市场环境
市场体系、市场秩序、价格形成机制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运行的基础环境。“十五”期间,要加快市场,特别是要素市场建设,尽快形成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一、商品市场建设。继续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主办,谁受益”的市场建设原则,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引导和支持各种经济成份投资建市场,形成市场主体多元化、投资多渠道、社会办市场的格局。城区市场的布局为:龙马潭区以专业批发市场为主,启动地方加工业,增强市场的后续力和辐射力,尽快建成以鹏达建材市场为基础的 “川南建材交易中心”和莲花池一带的“川南汽配交易中心”。江阳区以酒类批发和商品零售市场为主,取消街路市场,建设规范化的农贸市场,建成以名酒为主的“中国名酒城”。纳溪区以化工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建成 “中国西南化工市场”。县和乡镇市场建设重点是边贸市场和公路主干线乡镇市场建设。“十五”期间,全市建成各类市场50个,完成市场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市场培育率达70%以上。在规划建设的50个市场中,农贸市场占50%以上,专业市场占30%,培育专业大市场,龙马潭区的专业市场占50%以上。通过“十五”期间有计划的市场建设, 逐步形成“以市区市场为中心,以县城市场为纽带,以乡镇市场为基础,以专业市场为主干的市场网络体系”。把泸州建设成为川、滇、黔、渝结合部的商贸中心。
二、积极扩大投资市场,规范发展资本市场。开放国家政策允许的所有投资领域,重点鼓励各类投资者投资农业、交通能源、市政公用设施、房地产、环保、旅游、高新技术、大型批发市场等产业。采取更加宽松的政策,引导和启动民间投资。对投资额度大,回收期长的项目,进行适当的利益补偿。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导下,建设各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和公平竞争的环境。从人文环境、服务效率、政策法规等方面改进投资预期,增强投资吸引力,大幅度地吸引省外、市外、海外资金的流入。
三、培育和规范劳务、人才市场。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加快我市劳务、人才市场建设。在符合劳动人事、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劳动人事制度管理办法。设立泸州市劳动力、人才市场,各县(区)分别建立分市场,加快劳动力、人才市场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实现市、县(区)市场联网,加强劳动力供求信息的收集、分析、发布,促进人才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结合我市大城市建设目标及城镇化进程,组织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降低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的门槛,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取消对进城农民的歧视性就业规定。
四、继续培育消费品和服务市场。建立规范的消费信贷制度,提倡和推广分期付款等大众信用消费,扩大汽车、住房、电脑等高价值的消费信贷规模。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创新营销方式,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围绕电子信息、保健、非义务教育等消费热点,发展新的产业、产品及相关服务,创造市场需求。要抓住继续扩大内需的机遇,大力开拓我市工业产品市场,提高我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五、健全和完善市场竞争机制。运用舆论监督、行政监管和法律制裁等手段,持续不断地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非法垄断和倾销以及种种产权侵犯行为,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经营秩序。坚持打击和纠正逃避债务、擅自毁约等行为,重建商业信用。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各类企业的成本结构和定价行为,完善政府定价机制,全面推进收费改革,加快价格法制建设。
第二十三章 民主法制环境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依法治市,不断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祥和安宁的社会环境。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的权利。保障权力机关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法律监督权、工作监督权、人事任免权及人大代表开展视察、特定问题调查、执法检查等权利。发挥人大在民主决策中的法定作用,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泸州经济建设服务。
──积极推进依法治市,不断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各级领导要带头学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和依法决策的能力;各级行政和执法人员、司法人员要提高法律素质,做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市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要知法、懂法、守法,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努力推进以基层依法治理为基础,以行业依法治理为支柱,以地方依法治理为主体的依法治理工作向前发展。全面建立和完善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督察制、廉政责任制,使全市各项事业管理迈上法制化的轨道。
──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加强隐蔽战线的斗争,严厉打击杀人、抢劫、强奸,重大盗窃等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以查处官僚腐败和司法腐败为重点,集中力量查办大要案件。加大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查禁力度。充分发挥公安“110”等的作用,努力健全治安防控体系。继续深化安全文明小区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模活动,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犯罪。严格教育管理,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加大改革力度,健全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促进政法队伍正规化建设。
──强化国防意识,增强国防实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推进国民经济动员、人民武装动员、人民防空、交通战备动员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增强平战转换能力;充分发挥驻泸部队、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在泸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十四章 精神文明建设
“十五”期间,要提高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泸州实现新跨越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巩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三优一学”创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建成全国文明城市。要抓好做文明市民的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文明安全小区、文明社区竞赛活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继续办好村民学校,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开展创建文明新村活动。力争5年创建1个全国文明村,5个省级文明村,40个市级文明村;继续抓好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的教育,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和军警民共建活动。在“十五”期间,新创建20个省级文明单位、400个市级文明单位,10个市级文明行业,建设一批与文明城市相适应的精神文明标志性工程,努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第八篇 发展规划的实施
“十五”规划的实施必须要以投资规模和投资项目作支撑、投资资金作保证。要解决以往规划与实际工作脱节的问题,加强规划的严肃性,切实发挥规划在经济工作中的指导作用,逐步形成项目、资金作保证,社会广泛参与、政府引导、跟踪监督、适时修订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第二十五章 项目支撑 资金保证
要实现“十五”的宏伟目标,必须把落脚点放在项目上,从投资规模、投资项目、投资资金等方面形成有力的保障。
一、投资规模。根据对历史数据和“十五”经济的增长速度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分析判断,“十五”期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368.7亿元,年平均增长10.7%,平均投资率为32.5%。实现上述目标的前提是拟定的“十五”固定资产骨干项目必须按照计划实施,特别是一批重大项目必须开工建设作为投资增长的支撑,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二、投资骨干项目。在认真分析我市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围绕国家西部开发支持的重点,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古蔺龙爪河引水工程、长江干流泸州段防洪工程等为重点的19个农业项目;以隆百铁路泸纳段、川黔高速公路(纳溪—贵州界)、城市过境环线快速通道为重点的16个交通项目;以实施三网改造(地方农网、国家电网农网、城市电网)、全国水电电气化县建设(泸县、合江、叙永)、城市天然气气化工程(城区、叙永、古蔺、合江、泸县)、古叙矿区煤田开发为重点的7个能源项目;以市电信通信建设工程、移动通信枢纽工程、联通泸州分公司通信网络工程、泸州广播电视局宽带传输网、广电技术中心、村村通光纤工程等为骨干的信息产业项目;以二环线市政道路(含沱三桥)、城市滨江路、北大水厂、市污水处理厂、市垃圾处理场为骨干的城建、环保项目;以泸天化集团公司第二套大化肥工程、火炬化工厂新建801产品生产装置、西南化工研究院新建N一甲酰吗啉装置、芳樟醇工程扩产、维E生产装置、泸州化工厂硝化棉、民用硝化棉生产线、蔗糖脂肪酸脂等为骨干的化工项目;以CNG汽车产业、长挖大中型船用液压挖掘机装备国产化项目、机器厂垃圾高效清运设备等为重点的5个机械项目;以泸县玉蟾水泥有限公司技改、新建泸州龙凤水泥厂为重点的建材项目;以古蔺县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泸州医学院制药厂、宝光药业有限公司、古蔺郎中药业、泸县永正药业扩产技改项目为骨干的医药项目;以老窖股份公司的酒生产扩产与新建果酒生产线、古蔺郎酒厂技改扩张、纳溪纸厂竹浆及碱回收工程、厚利纺织集团新增10万纱绽与VD406涤纶纤维改造等为重点的食品轻工项目;以四大景区建设为重点的旅游项目;以市体育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急救中心、科技信息中心为重点的社会事业项目。通过这批项目的建设,为“十五”各项目标的实现,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三、建设资金的筹集。实现上述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进一步落实建设资金来源是关键。根据对“九五”期建设资金来源的研究,对“十五”投资骨干项目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资金来源渠道和开工建设的可能性的预测,计划可争取落实国家投资15—20亿元,国内贷款100-120亿元,利用外资5-8亿元,以上可落实的建设资金共计120—148亿元,尚有大约200—220亿元需由地方政府、各部门、企业、个人等筹集。
第二十六章 组织实施机制
为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将从以下几方面形成组织保障机制:
一、政府引导。各级政府要把本纲要作为指导经济工作的重要依据,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规划内容。在编制年度计划时要具体落实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要通过年度计划的实施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促使规划目标的实现。对一些跨地区、跨行业,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要做好衔接工作。对企业发展方向和社会投资方向做好引导工作。根据经济、社会环境的重大变化适时进行调整。
二、企业主导。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与政府联动才能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和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政府规划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工作,让企业认知和领会政府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鼓励发展的产业和相关的政策法规,使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规划的实施,把政府的规划目标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结合起来。
三、社会参与。本纲要一经批准,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市政府规划部门要本着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要求,制作各种宣传文本,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定期向社会发布规划实施情况和重大变动。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关注规划,自觉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
四、跟踪监督。政府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测、预警和跟踪分析。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所负责领域应承办的任务,制定针对性强的专题规划或实施方案,规划的主管部门对此要加强监督检查,并及时向政府报告。同时,要注意收集社会各界人士对规划实施的反映和意见,切实保证“十五”规划的圆满完成。
我们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这是泸州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新世纪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起点、新开端,任务更重。我们一定要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四川省委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加快发展,为胜利完成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共铸泸州新的辉煌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