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8350435/2013-00031 | 发布机构: | 市卫生局 |
发布日期: | 2013-05-27 | 主题分类: | 13A卫生 |
文 号: | 泸市卫办发[2013]185号 | 关键词: | 通知,监督,防汛,抗旱,物资,预案 |
泸州市卫生局关于印发自然灾害医疗防疫工作预案的通知
泸州市卫生局
关于印发自然灾害医疗防疫工作预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自然灾害医疗防疫工作预案的通知
各区、县卫生局,市直属医疗卫生单位,省属驻泸医疗机构:
为切实做好我市防汛抗旱、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的医疗防疫工作,认真履行卫生系统在防汛抗旱、地质灾害中的医疗救护、疾病预防、疫情处理、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等工作职责,切实做到组织、人员、物资三落实,对卫生系统的医疗防疫工作、卫生监督实行统一指挥、调度,确保在灾情发生时医疗救护、疾病预防、卫生监督队伍能及时、迅速地奔赴现场,切实保证灾区群众有病能得到及时救治,确保灾后无重大疫情发生,特制定《泸州市卫生局自然灾害医疗防疫工作预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泸州市卫生局
2013年5月27日
抄送:四川省卫生厅应急办,市政府应急办,市防汛办。
泸州市卫生局办公室 2013年5月27日印发
泸州市卫生局
自然灾害医疗防疫工作预案
一、组织领导机构
为加强自然灾害的医疗救护、疾病预防、疫情处置、卫生执法监督、健康教育等工作的领导,成立泸州市卫生局救灾防病领导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任 英 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李道西 副局长
胡晓佳 市纪委派驻卫生局纪检组长
张永志 副局长
唐 雯 市卫生局机关党委书记
王建伟 副局长
成 员:李朝贡 办公室主任
张清平 应急办主任
丁兀峰 疾控科科长
罗 荣 医政科科长
周 燕 中医科科长
王光明 农卫科科长
夏昭学 药政科科长
陈 鹏 人事科科长
李定军 监察室主任
薛成后 规财科科长
钟晓明 妇社科副科长
陈云虎 机关党委副书记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张清平兼任,副主任由罗荣、丁兀峰兼任。负责汇总有关信息和上报工作,综合协调各组工作。具体工作人员:植勇智、许强。
自然灾害医疗防疫工作实行各区县、各单位行政首长负责制;区县卫生局局长是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负责人。
二、自然灾害医疗救护专业组
组 长:张永志
副组长:何延政 杨思进 姚 健 吴 滨
成 员:罗 荣 周 燕 黄 德 邱亚莉 许 强
1、负责医疗救护人员的安排、负责医疗救护信息的收集与报送;
2、负责重危病人的会诊、转诊的协调衔接等工作。
下设四个医疗救治专业队:
(一)泸医附院
队 长:何延政
副队长:邓存良 钟 武
队 员:有关科室医护人员
(二)泸医附属中医院
队 长:杨思进
副队长:杨文信 晏 新
队 员:有关科室医护人员
(三)市人民医院
队 长:姚 健
副队长:姚国媛 郑扞东
队 员:有关科室医护人员
(四)市中医医院
队 长:吴 滨
副队长:巫骏川 吴智慧
队 员:有关科室医护人员
(五)物资准备及任务
1、各医疗单位确定救护车一辆,保证车况良好,24小时待命,保证接到通知后10分钟内出车奔赴现场。救护车内配有氧气瓶1个;氧气表、水封瓶1付;急救箱2个,急救箱备急需的药品和检查仪器,并落实专人负责检查补充。院内急诊科及有关科室随时做好急救物品的准备,做到充足、完好。
2、灾害事故发生后,各医疗单位必须无条件服从上级指令,实行院(组、队)长负责制。一旦接到通知,要做到快速反应,快速行动,迅速到达事故现场,投入应急医疗急救工作,要立即做好院内人员、器械、药品、床位等准备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实施对来院伤员的抢救。
三、疫情防控组
组 长:王建伟
副组长:郑海三 丁兀峰
成 员:市疾控中心、市卫生局疾控科有关人员
1、负责疫情防控工作;
2、负责疾控人员的调配等工作。
(一)下设两个专业组:
1、传染病防控专业组负责人:陈 航
成 员:市疾控中心有关科室人员
2、消、杀、灭专业组负责人:赖晋峰
成 员:市疾控中心有关科室人员
传染病防控与消、杀、灭专业组人员视实际需要进行抽调人员。
(二)物资准备及现场处理
1、市CDC要做好物资储备工作,如漂白粉、消毒粉、敌敌畏、痢特灵等常用药品和器械,保证需要。
2、市CDC必须备用车一辆,保证车况良好,24小时待命,保证接到通知后10分钟内出车奔赴现场。
3、传染病控制专业组赴现场时必须配备工作服、隔离衣、靴子、帽子、手套、流调表格、污物袋等。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卫生学调查;划定疫点、疫区,提出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对疫情进行分析、评估和预测,供领导决策参考。
4、按省卫生厅的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要求,网上报告相关信息。
5、消、杀、灭专业组赴现场时必须配有机动喷雾器1—3台以上、漂白粉100公斤、敌敌畏10公斤等药物,长炳汤匙一个,配药桶一个。开展相关消、杀、灭工作。
四、卫生监督队
队 长:聂开友
副队长:张晓明 陈文渊
成 员:龙洪猛 陈雪梅 秦祖明 陈光芬
邓建国 罗文莉
1、市卫生执法监督支队必须备用卫生监督车一辆,保证车况良好,24小时待命,保证接到通知后10分钟内出车奔赴现场。
2、灾害事故发生后,卫生监督队立即赶赴现场,对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医疗机构监督检查等,确保灾区群众的饮水安全和正常医疗秩序,防止传染病爆发流行。
五、医疗应急救援信息组(宣传)
组 长:胡晓佳
副组长:刘大勇 周永叙
成 员:余桂群 胡志强 李泳铮 张 磊 易祖芬
彭 浪 宋 霞
1、统一收集医疗应急救援信息,并及时指挥、调度有关医疗单位立即赶赴现场;
2、及时将医疗应急救援信息报告局救灾防病领导组办公室;
3、动态收集全市医疗卫生单位信息、整理、提取并分析相关信息,并将分析结果及时报送局救灾防病领导组办公室供决策使用。
4、向社会提供必需的医疗卫生常识和科普知识宣传。
六、后勤物资保障组
组 长:李道西
副组长:薛成后
成 员:钱 洁 林光富 刘 利 李小艳
1、负责救灾资金的落实,救灾物资调配;
2、负责向有关部门、省卫生厅专项救灾资金的报告等工作。
七、旱灾、洪涝灾后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措施
附件:1、旱灾后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措施
2、洪灾后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措施
附件1
旱灾后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措施
一、传染病监测
在抗旱救灾这一非常时期,要特别重视传染病报告及传染病监测,保持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的敏感性,这是做好救灾防病工作的前提。
(一)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与分析
1、重点加强监测的疾病。
霍乱、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痢疾、伤寒、乙型脑炎、疟疾、感染性腹泻、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1)霍乱实行每日报告和“零”报告,受灾区县疾控中心将疫情当日上报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再上报市卫生局和省疾控中心。
(2)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痢疾、伤寒、乙型脑炎、疟疾、感染性腹泻的散发病例除了按常规在网络直报系统上报告外,还应实行每周报告,即受灾区县疾控中心每周一将上周上述病种的发病及分布情况用统一的表格形式上报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再上报市卫生局和省疾控中心。
(3)各区县卫生局接到传染病暴发疫情信息,特别是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应在2小时内报告市卫生局,同时做好现场调查处理、扑灭疫情的准备工作。
(4)疫情报告应包括:疫情发生地点、单位、时间、发病(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发生原因以及所采取的措施、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2、疫情分析。
受灾区县分析上述重点疾病近三年的发病情况及三间分布(如当年各月比、各旬比、当年与去年同期比,灾区与非灾区比等),预测疫情发展趋势。提出对今后防控工作的建议。
3、疫情监测。
(1)组织督查组深入到受灾区县、乡镇,督导疫情监测工作,重点是疫情的收集、整理、分析。
(2)督促受灾区县疾控中心在旱灾期间进一步加强对疾病的监测,扩大搜索疫情范围,对受灾严重的乡镇必要时设立临时监测点。
(3)疫情监测的评估。
疫情监测的评估是指对疫情报告与监测点工作质量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
A、监测信息在防治工作中发挥了哪些作用,例如发现了哪些隐患和疫情苗头;
B、疫情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
C、疫情分析与预测的质量;
D、疫情信息的反馈与利用程序如何;
E、各级存留的技术档案是否完好。
(二)预警处置
旱灾期间,根据可能发生的疫情或疫情发展趋势,市卫生局确定预警范围和预警病种。市疾控中心根据相应预警病种,做好相应的防范和应急处置准备等工作。
1、预警报告途径:各受灾区县发现灾区预警病种疫情触及预警线时报告市卫生局。
2、预警报告时限要求:2小时内(自发现疫情触及预警线时起算)。
3、报告方式:书面(疫情预警报告书)。
二、其它措施
1、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灾区群众卫生防病意识,改变不良卫生习惯。防高温中暑、防食物中毒、防肠道感染性疾病为重点的疾病预防知识普及。要求做到: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外出或劳作、多喝水、不喝生水,不吃变质不洁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使用肥皂),不举办较大规模的聚餐活动,搞好房前房后、院坝及周边环境卫生。
2、做好管水、管食物、管粪便“三管”工作,严格禁止污染水源、污染食物,严防粪便溢出污染环境。
3、饮食卫生。要求灾区群众喝开水,不喝生水。做饭用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才能使用。消毒药物选用消毒泡腾片(二氯异氰尿酸钠速溶泡腾片),用法用量由各区县疾控中心结合当地选用药物说明制定。不购买和食用过期、腐败、变质的食物,尽量少吃凉菜。
4、餐具卫生。灾区群众家用餐具在缺水的条件下,卫生难以得到保证,因此,餐具必须进行消毒。消毒药物选用消毒泡腾片,用法用量由各区县疾控中心根据所选药物说明确定。还可以通过煮沸消毒,将餐具完全浸泡在水中,水烧开15-30分钟即可。
5、灭蝇。苍蝇是传播肠道传染病的重要媒介,在干旱灾区作用更加明显。必须做好灾区灭蝇工作,灭蝇重点对象:粪坑、垃圾堆、污水坑。选用灭蝇药物:滴滴畏,方法:①粪坑灭蝇,以灭蛆蛹为主,每坑每次灭蝇直接倒入半瓶(约200ml)滴滴畏药液,充分搅拌,4小时后才能出肥,每半月重复处理一次。②垃圾堆、污水坑以灭成蝇为主,选用药物:滴滴畏+敌杀死(2份滴滴畏+1份敌杀死),用量用法:1份组合药物(2份滴滴畏+1份敌杀死,如20ml滴滴畏+10ml敌杀死)加1000份水配制成灭蝇药物溶液(如30ml组合药物,则加水30000ml[60市斤]),喷雾器常量喷洒,每平方米喷配制好的药液量500ml。
6、环境卫生,随时清除垃圾,铲除杂草,疏通排水沟等,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附件2
洪涝灾害后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措施
一、传染病监测
(一)准备工作
1、各县区应主动通过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了解本辖区内灾害发生情况,搜集受灾乡镇灾情信息,根据受灾严重程度和损失情况确定重点监测范围。
2、分乡镇对最近三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分病种进行日统计,按审核日期和发病日期分别计算出各乡镇日平均发病数,作为监测数据分析基线。
3、如条件允许,可在受灾严重和设有灾民安置点的乡镇开展最近三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门诊量基线调查,调查对象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调查所得数据按日进行统计。
(二)监测方式
1、依托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将门诊量监测作为补充开展传染病监测。应重点关注基层卫生机构及设施受到洪灾破坏、有灾民临时安置点以及交通和通讯受阻的乡镇。各县区每日按乡镇统计网络直报系统中报告的传染病发病情况。
2、开展门诊量监测的乡镇每日通过电话联系等方式统计本乡镇前一日门诊量,并于当日上午9时前向县区疾控中心报告。
3、市疾控中心每日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对各县区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进行监测。
(三)监测病种
主要是与洪涝灾害相关的霍乱、伤寒、痢疾、甲肝、疟疾、乙脑、钩体、出血热、感染性腹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传染病。
(四)疫情分析和处置
1、将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报告发病数按日导出,与前三年日平均发病数进行比较。如发现异常升高,则立即与乡镇卫生院电话联系,了解升高原因。了解情况后如初步怀疑为暴发疫情或病例聚集,应立即赴现场核实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查找导致疫情发生的可疑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2、开展门诊量监测的县区每日对乡镇上报的门诊就诊量与前三年日平均就诊量进行比较,如发现门诊量突然大幅度增加,则立即通过电话等方式与乡镇卫生院联系,了解增加的原因及主要病种或症状,进行初步判断。如同一病种或症状患者大量增加或经初步判断怀疑为暴发疫情,则立即赴现场核实,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查找导致疫情发生的可疑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3、各县区应及时对洪涝灾害传染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传染病趋势进行预测,并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为救灾防病工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4、灾后由于外环境、饮用水、食品污染,媒介生物栖息地改变及大量繁殖,极易引起传染病暴发和流行,因此灾区传染病防控主要立足于早发现、早控制,及时控制和处置苗头疫情,减少因灾发生的传染病,降低灾害损失。
(五)评估
洪灾造成的影响结束后,对灾害期间传染病监测和防控工作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分析与预测的质量;技术档案是否建立和齐全;疫情报告的全部程序是否按照规定进行;疫情信息的反馈与利用程度;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发现的及时性;疫情处置的及时性和处置效果等。通过评估可全面了解在本次洪灾过程中传染病监测和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改进方向,提高救灾防病工作质量。
二、灭蝇
(一)蝇类是各种肠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洪涝灾害常使粪坑满溢,污物遍地
适合蝇类孳生繁殖;水淹区域鼠窝无存,老鼠到处乱窜,随地出现鼠尿、鼠粪,容易造成钩体传播;水灾之后,造成蟑螂乱爬乱飞,污染食物。全面开展“除三害”,是控制各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二)控制蝇类及主要防制对象
城市:垃圾堆、垃圾库、农贸市场;城郊:旱厕、露天粪坑;农村:旱厕(露天粪坑)、生活有机垃圾堆放处。
1、以控制和清除孳生场所为主,同时灭成蝇。
2、8—9月份是苍蝇活动高峰季节,抓住有利时机,破坏成蝇孳生场所,在防制中集中搞好灭蛹(蛆)工作。
3、掌握重点环节,抓住主要蝇类孳生场所,进行有针对性地杀灭。
4、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走群众和专业队伍相结合,全面彻底防制,不留死角,特别是加强农村“两管五改”改造环境卫生相结合,重点是厕所、畜圈、禽舍和生活有机垃圾,做到综合利用,化害为利,既能多积良肥,又能灭蝇防病。
5、在药物灭蝇中,须注意药物交替使用,混合用药和综合防制,防止污染环境,防止苍蝇产生抗药性。
(三)具体灭成蝇(蛆)蛹措施
灭蝇对象:粪坑、垃圾堆、垃圾库、畜圈、禽舍等。
1、粪坑:选用灭蝇药物:敌敌畏,以灭(蛆)蛹为主,每坑每次直接倒入墩位处、出粪处半瓶敌敌畏原药液(约200ml),在30cm内充分搅拌,4小时后才能出肥,每半月处理一次。
2、垃圾堆、垃圾库:以灭成蝇为主,同时灭(蛆)蛹。选用药物:奋斗呐(10~20mg/m2)、凯素灵(10-20mg/m2)或三氯杀虫酯(2.0g/m2)。
3、畜圈、禽舍:选用药物,敌敌畏原药液30ml+48斤水,每平米50ml—100ml喷洒,每半月一次。
三、防鼠、灭鼠
在专业部门的指导下进行毒铒配制和放置以及死鼠的处理。
四、消灭蟑螂
重点是控制密度清除蟑螂孳生场所。翻箱倒柜清除孵蛱,在洪涝灾害严重污染地区,由专业部门指导下进行全面施药。
五、其他预防控制措施
1、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群众卫生防病意识,防食物中毒、防肠道感染性疾病、防皮肤病为重点的疾病预防知识普及。改变不良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不吃变质不洁食品。饭前便后要洗手,在流行季节,不举办大规模聚餐活动,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
2、做好餐具卫生。每顿餐后必须进行餐具消毒处理后再使用,消毒药物选用:消毒(泡腾)片,用法、用量由各县区CDC根据所选药物使用说明确定。还可以通过煮沸消毒,将餐具完全浸泡在水中,水烧开15-30分钟即可。
3、生活饮用水消毒。在洪涝灾害污染的生活饮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使用,消毒药物:选用消毒(泡腾)片、二氯异氰尿酸钠速溶泡腾片,用法用量由各县区CDC结合当地选用药物,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制定。
4、农村做好厕所四防。防蝇、防蛆、防臭、防粪水流失污染环境,定时清扫、冲洗,保持清洁,无蝇咀孳生。
5、环境污染的消毒处理。在洪涝灾害污染环境严重时,必须对所住环境(室内外)进行彻底消毒处理。消毒药物:选用消毒(泡腾)片,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可使用浓度达1000—2000mg/l,每平方米50—100ml。
6、保持环境整洁。随时清除室内外环境垃圾,铲除周边杂草,疏通房前房后排水沟道,减少病媒生物生长繁殖。
7、加强田头粪坑的管理,合理使用,为防止粪便流失和孳生蝇蛆,粪坑四壁应用砖石水泥垒砌,坑口周边略高于地面,在贮粪期间坑口加草帘制作简易盖,防止苍蝇入内产卵,每隔10—20天,采取坑内施药,控制蝇、蛆孳生。
8、应对农村生活垃圾腐败有机物及凡能招引苍蝇孳生等地,加强集中处置管理。
9、每一次接触洪水或淤泥后,都要冲洗干净接触部位,必要时用肥皂水彻底清洗。
10、凡是有皮肤划伤或伤口的地方,除了彻底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外,还要及时到医疗机构注射破伤风疫苗,必要时对伤口进行清创、缝合、抗菌消炎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