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9年计划草案_03A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_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索引号: 008350160/2019-00100 发布机构: 市发展改革委
发布日期: 2019-03-07 主题分类: 03A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文 号: 关键词: 计划

泸州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9年计划草案

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8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稳增长,攻坚克难求突破,经济社会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95亿元、增长7.6%。(一)有效需求持续扩大。项目投资持续发力。突出“项目攻坚、创新发展”工作主题,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4.7亿元、增长5.9%。落实省委“项目年”部署,995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540亿元。云龙机场建成通航,开通航线21条。叙大铁路工程竣工,川南城际铁路泸州段、隆黄铁路叙镇段、G8515泸荣高速公路等快速推进。全力保障项目要素需求,争取中省预算内资金50.4亿元,新获发行企业债券10.4亿元。消费潜力不断释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64亿元、增长12.2%。城北、水井沟、世纪城等商圈竞相发展,电子商务增长迅速,实现交易额260亿元、增长40%。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843.2万平方米、增长14.7%。加强价格监测监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1.8%。(二)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四大产业”增加值增长8.5%。累计引进智能终端企业128家、投产86家;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现代医药等产业快速成长。泸州白酒产业园区等7个开发区纳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全市产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00亿元、增长16%。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增加值增长7.2%。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等商业综合体建成运营,列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入驻中信银行等3家金融机构,泸州市商业银行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沙湾旅游综合体、天下川江国家文化公园等项目有序实施,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旅游总收入实现512.8亿元、增长16.1%。“酒博会”“商博会”“农博会”等展会影响力持续增强。现代农业规模效益提升。粮食总产量达206.4万吨,“农业八大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纳溪区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通过验收。(三)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城市规模扩容提质,两江新城加快建设,蓝田片区、小市片区等老城区有机更新。长江二桥、长江六桥、沱江五桥(一期)、二环路等项目快速实施。建成海绵城市11平方公里、沱江新城综合管廊主体4.5公里,连江生态公园、玉带河公园(二期)开工建设,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7.5%。城乡建设统筹加快。“宜居县城建设行动”成效明显,新增县城建成区面积4.35平方公里。合江县九支镇等重点镇列入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建成幸福美丽新村300个、省级“四好村”85个。新型城镇化试点成效显着,公共户口落户等3项工作经验全国推广。(四)改革开放深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入。纳溪区、古蔺县列入全省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县。“三去一降一补”有序推进,完成市场直接融资规模233.8亿元,减轻企业税负39.1亿元,新增直购电用户33户。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率先在全省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和招投标活动在线监管,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0%。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顺利推进,在全国率先开展守信激励创新试点,入选全国30个“守信激励创新奖”示范城市。创新创业活力增强,新增市场主体3.6万户。举办首届“中国泸州人才发展大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1亿元、增长21.8%。开放合作进一步扩大。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开行至香港、新加坡铁海联运班列和“蓉欧+泸州港”铁水联运班列。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集聚作用增强,综合保税区、国家开放口岸、汽车整车进口指定口岸争创工作进展顺利,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83.5亿元、增长34.3%,招商引资到位市外国内资金1483亿元、增长15%。(五)民生福祉有效增进。脱贫攻坚精准有力,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五年任务、提前完成”,住房建设、搬迁入住、拆旧复垦任务100%完成。泸州—衢州协作扶贫深入开展。新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贫困村农网改造实现全覆盖,全年实现58775人脱贫,86个贫困村退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70.2%。新改建公办中小学校5所、公办幼儿园24所,“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实现100%开工。市人民医院新院建成投用,泸县和叙永县人民医院创建为三级乙等医院,全面取消各级公立医院耗材加成收入。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2%,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完成34141元、14983元,分别增长8.6%、9.6%。绿色发展成效显着。编制《泸州市长江沱江沿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成效明显,主城区空气优良天数305天、增加32天,7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68.3平方公里。绿化泸州行动深入实施,森林覆盖率达到50.6%。总体来看,贯彻执行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定的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情况总体较好。但在执行过程中,与全国、全省共同面临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实体经济企业困难,城乡发展不平衡,民生事业欠账较多,资源环境约束紧等问题和矛盾。与此同时,我市产业结构不优,产业层次低,缺乏重大龙头企业和重大工业项目支撑,中美竞争角力通过产业链传导影响了部分企业效益和市场需求;防风险、去杠杆等宏观政策收紧,建筑业、服务业等指标增速回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大幅下降,项目投资数据波动下行;全社会投资规模基数增大、边际效益递减,投资保持高速高位增长难以为继;在制定2018年目标计划时,对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的变化估计不足,谋划和组织经济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待优化改善。这些共性问题和个性矛盾叠加影响了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对于这些问题矛盾,我们不回避、不懈怠,将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发展信心,突出问题导向,调适工作思维,采取主动积极、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改进和解决。二、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2019年,我们将深入贯彻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和市委八届五次、六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保持发展定力,提振市场信心,积极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培育新动能,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加快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进程。(一)坚持抓项目扩内需,着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精准加力扩大投资。围绕释放投资需求潜力,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始终将项目投资作为稳增长、促发展的主引擎。聚焦补齐发展短板,抓住2019年是西部大开发20周年,国家完善支持西部开发政策的战略机遇,用好中央加快补齐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短板和全省实施重点领域补短板三年行动方案的政策机遇,包装实施一批强基础、补短板、破瓶颈项目。聚焦高质量发展,围绕创新驱动、区域协同、绿色低碳等领域包装实施一批增强发展后劲、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的项目。聚焦省委2019年工作要点及县域经济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包装实施一批夯实底部基础、提升县域经济水平、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的项目。聚焦增强发展后劲,合理配置市场资源要素,优先推进产业项目,尤其是工业项目落地见效。聚焦发挥投资效益,抓住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有利条件和中央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政策机遇,加大向上资金争取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用好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等资金支持,持续扩大全社会投资规模。抓好抓实重点项目。按照“四个一批”要求,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完善重大项目联动协同推进机制,分级分类组织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力争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四川分中心、装备制造产业园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等开工建设。强化综合协调和统一调度,确保泸州老窖酿酒技改工程、极速智能机器人等项目建成投用;加快鼎科纳米脱酸液研发生产基地、聚碳酸酯工业化示范项目等建设进度。强化政策研究和投向对接,有针对性地做好督促和服务,加快推进泸州容大基地等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争取尽快具备开工条件,力争全年40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00亿元以上。引导消费提档升级。充分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培育形成大市场。制定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深化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等建设,增加文化、体育、健康、养老、家政和教育等服务消费供给。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推动连锁经营、加盟经营等模式发展,健全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实体零售转型。落实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深入开展市场拓展活动,加强市场秩序管理,强化质量安全,维持市场价格稳定,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二)坚持抓产业提效益,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着力“三大千亿产业”突破发展。支持泸州老窖、郎酒做大做强,推进川酒集团、环球佳酿、绿地酒业以及仙潭、玉蝉、三溪等重点企业加快发展,高质量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深化智能终端产业链配套协作,促进“北斗+”产业链延伸,积极争创国家大数据产业集聚区。推进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等产业的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建设,完善产业生态圈,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壮大市场主体。实施“龙头企业带动计划”“规上企业倍增计划”“中小微企业梯度培育工程”,鼓励支持壮大主业、并购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培育壮大一批集团化、多元化、连锁化大企业,培育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科技型小微企业,增强市场适应性、互补性。着力搭建发展平台。推动园区管理、运营模式和共建共享机制创新,加快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建设,推进园区提档升级,全年全市产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推进服务业“三百工程”,加快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着力推进中心城区“五大商圈”提档升级,加快华升宝龙广场等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深入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立完善电子商务生态圈,推进电子商务创新融合发展。完善智慧物流和供应链体系,扎实抓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建设,快速推进中国物流(泸州)国际供应链物流园等集聚区打造,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新引进3家以上金融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3%,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全域旅游突破发展,打造红色旅游、生态旅游、长江黄金旅游带等旅游线路,加快泸州老窖旅游景区、古蔺黄荆老林、合江福宝等景区提档升级,支持有条件的区县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培育壮大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支持创建一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年旅游总收入突破580亿元。持续提升“三大展会活动”品牌影响力,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提质增效现代农业。严守粮食安全底线,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200万吨以上。以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为引领,进一步扩大精品果、蔬菜、茶叶、中药材等产业规模和效益,大力发展“农业八大特色产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强质量,推进赤水河甜橙示范园、中国柑橘博览园等建设,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办好第四届中国泸州农交会,引导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标识,增强“泸字号”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8%。(三)坚持区域协同联动,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城市集聚能力提升。围绕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南部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茜草片区、城西片区、长湿新城片区、高铁新城等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空港新城、泸川新城等,新增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优化提升小市、蓝田等老城区的服务功能,构建多层次网络化城市空间结构体系。加快城市通道及公用设施建设,大力推进长江二桥、长江六桥、二环路等项目实施,确保沱江五桥(一期)建成通车。抓好龙涧溪截污干管、玉带河片区雨污分流等项目建设,建成海绵城市10平方公里,提升城市防洪抗涝、供排水、排污等能力。以公园城市试点为契机,加快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加快沱江、长江北岸等城区绿道和连江生态公园、倒流河生态湿地等建设。突出城市特色,打造世界酒文化博物馆、茜草工业遗址等城市景观,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提升城市品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主体功能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分类推动县域经济差异化、特色化和可持续发展,争创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先进县、进步县。继续推进县城品质提升和旧城改造升级,加快古蔺县、叙永县等县级中等城市建设步伐。持续深入推进“百镇建设行动”,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新创建一批省级“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全面形成“多点”支撑、城镇协调发展新格局。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持续抓好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扎实推进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管理模式等试点任务,深化配套制度改革,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的落地推进,坚持“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优化乡村发展布局,推动公共服务、政务服务平台向农村延伸,有力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就地就近市民化,形成以城带乡、镇村联动发展新格局。加快“美丽泸州?宜居乡村”建设,深化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着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统筹水、电、路、气、通讯等网络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建成一批省级宜居乡村达标村。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大力开展文明村创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四)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发展动能转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去产能与优产能相结合,依法淘汰落后产能。扩大市场直接融资规模,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降低融资、物流、交易环节成本,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扎实抓好增量配电业务全国试点等工作,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扩大直购电、直购气范围。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度”等改革,探索工商登记确认制改革试点,加快打造政务服务示范城市。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工作机制,开展重点领域项目引进民间资本系列活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等领域。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改革措施,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着力提升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聚焦军民融合发展,深化与清华、北航等合作,推动“北斗+”、通用航空、高端材料等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和集聚区建设。支持北方化工、川南火工等企业做大做强,搭建“军转民”“民参军”互通合作平台。积极推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认定,突出抓好高新区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等工作。推进四川大学泸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积极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办好第二届“中国泸州人才发展大会”。全年新增国家级孵化平台3个、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5家。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进开放通道建设。全力加快川南城际铁路、隆黄铁路叙镇段、G8515泸荣高速、叙威高速等建设,开工建设渝昆高铁川渝段,加快泸遵高铁、隆黄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突出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城市功能,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打造出川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强化自贸区引领。突出“海关、海事、外汇管理、税务、政务服务”等领域制度创新,形成创新成果80项以上。做大做强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口粮食指定口岸、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规模和品牌,力争获批综合保税区、汽车整车进口等指定口岸。扩大区域协同发展。突出市场化运作、平台化合作、项目化推进、机制化共赢,加快川南经济区协同发展。务实推进成泸、川渝合作,深化产业协作、科技服务、物流配套、生态合作,融入成渝双核发展。深化沿江沿边沿海合作,对接泛珠三角及北部湾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聚焦“三大千亿产业”,提升招商引资实效,省外国内到位资金达480亿元。(五)坚持托牢民生底线,着力增强群众幸福感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积极抓好泸州—衢州东西部协作扶贫,精准实施“四个一批”,持续推进“七大攻坚行动”,确保全年2.8万贫困人口脱贫、14个贫困村退出,叙永县、古蔺县摘帽。扎实办好民生实事,确保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70%以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化、均等化。突出抓好就业增收,加强社会救助,深入实施全面参保计划,抓好农村危房改造。保持物价总体水平基本稳定,继续加强安全生产、社会治理、食品安全、防灾减灾等工作。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深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加快发展。新建公办幼儿园8所,加快推进泸州高中城西分校、龙马高中、江南职中等建设。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推进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与周边地区医疗机构合作,提升区域辐射能力。确保市中医医院城南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二期)项目竣工。深入推进全民预防保健,加快健康城市建设。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持续推进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工程,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强化长江沱江沿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统筹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项目,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8%以上,全市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85.7%以上,综合治理岩溶石漠化面积490平方公里。持续开展绿化泸州行动,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0.8%。构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和污染物削减目标任务。 附件:1.泸州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计划2.名词解释附件1泸州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计划序号 指标 单位 2018年完成 2019年计划任务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1 GDP 亿元 1695 7.6 1839 8.5 第一产业 亿元 190.6 3.7 198 3.8 第二产业 亿元 883 8.7 963 9 #规模以上工业 % —— 10.4 —— 10.5 第三产业 亿元 621.4 7.2 678 9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654.7 5.4 1820 10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764 12.2 848 114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 亿元 150 9 153 8.5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34141 8.6 36872 86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4983 9.6 16331 97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101.8 1.8 按省上下达任务数安排8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12 控制在4%以内 —— 控制在4.5%以内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4.2 —— 3.65 ——9 旅游总收入 亿元 512.8 16.1 580 1310 进出口总额 (生产型企业) 亿元 183.5 38.3 45 18.7 实际利用外资 亿元 10.4 23.3 7.2 -3011 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省外国内) 亿元 1483 15 480 ——12 耕地保有量 万公顷 38.962 —— 38.962 ——13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 化学需氧量 吨 —— -2.36 按省上下达任务数安排 氨氮 吨 —— -2.58 二氧化硫 吨 —— -15 氮氧化物 吨 —— -14.8 14 GDP综合能耗 吨标煤/万元 —— -3.5 15 人口自然增长率 ‰ 3.63 控制在7‰以内 —— 控制在6.6‰以内注: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为同口径数。2.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由省上认定并公布,公布时间一般在次年4月份以后。3.2019年总量计划须待2018年数据公布后予以调整。4.为对应省政府考核和强化产业项目招引,2019年招商引资指标口径调整为省外国内;为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防控贸易型进出口风险,2019年进出口总额指标口径调整为生产型企业进出口总额。附件2名词解释1.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即依托沿海、内河港口,对接国内国际航线和港口集疏运网络,实现水陆联运、水水中转有机衔接的综合性物流枢纽,在全国物流网络中发挥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作用。201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明确泸州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是四川唯一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2.“最多跑一次”:即群众或企业到政府办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等事项,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要求的情况下,能够少跑、最多跑一次甚至不跑,实现特定事项或环节一次性办成。3.“三大千亿产业”:即千亿白酒产业、千亿电子信息产业以及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等组成的千亿新兴产业。4.“五大商圈”:即白塔、城西、城南、城北、回龙湾五大商圈。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