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预防+治疗+救助” 破解“因病致贫”难题_工作简报_政务公开_泸州市扶贫开发局
您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工作简报>详细内容

工作简报

实行“预防+治疗+救助” 破解“因病致贫”难题

来源:泸州市扶贫开发局 发布时间:2019-04-04 17:44:00 浏览次数: 【字体:

合江是乌蒙山连片扶贫开发地区省级贫困县,2014年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万户8.2万人,因病致贫现象非常突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一半以上。近年来,按照“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的要求,扎实推进健康扶贫行动,破解“因病致贫”难题。

一、主动健康,减少疾病

一是打造健康环境,“不生病”关口前移。推动“治末病”向“治未病”转变,预防贫困群众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病。巩固国家卫生县城成果,建成5个国卫乡镇、18个省卫乡镇、154个省级卫生村。实施健康城市建设十大工程,建成健康乡镇、健康村、健康学校、健康企业等健康细胞。以“讲卫生?美环境?我健康”为主题,开展健康教育“五讲?五进”活动,推动健康知识进农户、贫困家庭户户都有健康明白人。开展“主动健康工程”省级试点,探索“政府主动推进、医疗机构主动服务、群众主动参与”的主动健康服务体系,推动预防为主的新时期卫生健康方针在基层落地。

二是全民健康体检,“早发现”关口前移。开展全民预防保健,针对农村主要致病因素,精准设置体检项目,实施全人群免费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累计体检93万人次,其中贫困人口8.97万人次;对0.5万人实施慢病高风险干预;对1.1万疾病初发人群提示早治疗,有效防范因病致贫。

三是精准健康管理,“防并发”关口前移。对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结核病等慢病患者采取精准健康管理,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结合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发放慢病服务联系卡,持续为2.08万名贫困慢病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健康监测、管理随访服务,有效减少并发症。

二、提升能力,治得好病

一是医联体医共体上下贯通,提升医疗业务能力。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分别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附属中医院结成紧密型医联体,引进省级三甲医院的管理模式、医疗技术,下派2名博士分别任院长,上挂66名骨干,下沉123名专家,组建神经外科、骨科等5个专科联盟,打造2个省级重点专科,开展3项新技术,实施对口支援、巡回医疗、远程诊疗,并通过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立医共体,实现省-县-乡-村四级精准滴灌,有效提升了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畅通了双向转诊渠道,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达98%以上。

二是填平补齐提档升级,提升卫生基础能力。新建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2.5万平方米、县中医医院5.3万平方米、县疾控中心0.8万平方米业务用房;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创成三级乙等,县疾控中心创成二级甲等,县妇幼保健院、榕山中心卫生院创成二级乙等,全面提升城乡医疗服务水平。

三是引进培养双引擎发力,提升人才服务能力。制定《卫生人才引进培养管理办法》《院长聘任管理办法》《乡村医生管理办法》等制度。设立300万元卫生人才基金,并每年注入100万元。对提升学历、提升职称、科研项目予以奖励。引进博士3人、硕士15人,拥有高级职称123人,卫技人才总数5018人,每千常住人口卫技人员数7.2人。举办职工夜校、周末读书班、远程培训课堂、卫生管理培训,持续为卫技人员“充电”。

三、兜底保障,治得起病

一是医保缴费有着落。政府出资为贫困人口全额代缴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在“两保险”基础上,为贫困人口购买100元/人年的精准扶贫附加医疗保险,减轻了贫困人口参保缴费负担。

二是医疗费用有保障。发挥“三保险、三救助、三基金”保障作用,贫困患者普通门诊通过基本医保报销、精准扶贫附加险报销,慢病门诊通过基本医保报销、民政救助报销,实现了县内门诊自付费用控制在10%以内。贫困患者县内住院费用,按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院优惠-医保基金专项救助-民政救助-财政兜底模式,落实严格医保目录、严格分级诊疗、严控过度医疗“三严格”。对确需到县外住院的,严格依规转诊。在医保报销、民政救助后,仍有500元以上自付费用的,由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按一定比例予以救助,确保自付费用控制在30%以内。目前,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累计救助473人,救助金额246万元。

三是患病家庭有扶持。家庭医生、帮扶干部积极提供咨询政策、联系医院、联系医生等贴心帮扶,按政策规定落实残疾人临时救助、民政低保、生活补贴、护理补贴等资金,保障特殊困难的患病家庭生产生活安定。


【打印正文】

相关信息

  • 暂无资料